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內政部宣佈將於明年(2021年)7月起全面換發所謂的新式身分證,至於,該項直指「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的新猷措施,雖然是與現行的紙本身分證一樣,都僅止於身分的識別用途,但是,數位身分識別證的卡面資料會比傳統身分證來得更少的個資最小化,藉此避免配偶名字、父母名字、戶籍地址、役別、出生地等過多資訊的揭露,但是,晶片本身的防盜功能則是更為進化高階,如此一來,新式身分證的啟動及其所糾結的數位時代意涵,頗值得深究與玩味。

基本上,藉由官方大內宣的優點特色分析,當可初步勾勒出來該項「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的輪廓圖貌,這其中包括有新版數位身份證的相關設計,確定會在左上印中華民國旗與「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TAIWAN, REPUBLIC OF CHINA」、「NATIONAL IDENTITY CARD」的字樣,藉此表述國民身分證所實有的國家主權,只是,中華民國旗及其相關的字樣之類的象徵圖騰,是否復刻等同於應有的國族認同,此一自我身分認同的變遷課題,或許也可以隨其新版數位身份證的設計與推動,去找出可能的破口出路;再則,倘若數位身份證的使用順利的話,將進入下一階段的「行動身分證APP」開發,屆時可以將身份證與健保卡、駕照等證件結合在一起,如此一來,出門不僅不用帶現金、悠遊卡,連身份證都可以直接在手機,以讓生活更為便利、簡捷,只不過,從單一用途到多重功能的擴充,是否會因為資安的疑慮,而讓所潛藏諸多的隱性資料,更是一覽無遺,畢竟,多重功能及其多重防範的弔詭之處,乃是因為系統失靈所導致難以收拾的全面性潰堤。

值得留意的是該項將身份證數位化的最大優點,便是能夠享受到完全個人化的「數位服務」,也就是說,日後若是有任何需要證件辦理的業務,像是健保與社福、育兒津貼、通信傳播、就學與教學、貿易與產業、國民年金、生前契約、車駕籍資料、交通監理、證照簽證、公投連署、防災資料、工商登記、不動產交易、稅稅與通關以及勞保等,都可以直接在線上進行即時辦理,藉此完全省去奔波各單位的時間,更遑論於只要是確認個人身份之後,更是不需要臨櫃申辦,也不用再有跑去超商影印身分證的陋習,藉以達到「自然人憑證」升級版的積極效用,誠然,上述因為憑證支援而得以達到強大資訊的虛實整合功能,癥結點斷然不在於晶片功能的有無與強大,而是相與對應之數位智商能力抑或是數位情緒控管,是否被有效的培力,特別是任何的數位工具,背後所指涉出來乃是關乎到正確、完整、及時、充分及其對稱性的相關提問。

最後,一旦完全晶片數位化之後,是否還會有資安問題?對此,根據內政部的資訊顯示,新式晶片的加密保護已經是最優化的狀況,並且要去複製卡體晶片也是極為困難,再則,數位身份證的「簽章功能」也有不同的隱私層級,每人可設定3組密碼,一組為身分證後六碼、另兩組自訂;身分證後六碼在線上使用時,只能授權讀取實體身份證上的個資,輸入自訂6-8碼的密碼之後,才能授權讀取配偶姓名、父母姓名、性別、戶籍地址、役別等加密個資,就此而言,這也再一次地顯現出來多重把關設計背後諸如密碼錯亂混淆的脆弱人性;製程風險、非接觸式通訊介面、自然人憑證功能、連接之運算裝置的道魔抗衡及其對於國家機器與深層政府的必要性制衡監督,諸如終身一人一號、強制領證、強制攜帶證件、專法規範晶片身分證、違反法律保留、侵害人民資訊自主權、蒐集不必要的生物特徵、身分資料取用限制、身分資料串連限制、個資專責保護機關、用戶資訊自主、政府數位足跡、國家機器信任、社會治理等命題意旨的基本反思?

總之,數位時代底下的國民身分證及其身分識別權抑或是具體措施,究竟是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及其又會衍生出來什麼樣的衝擊影響?這已經不只是工具理性的一項科技範疇變革,而是更進一步地關涉到價值理性的諸多面向論辯。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