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九月份的第一周(2020.09.07)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農遊購買文旦券」、「育兒托育擬加碼」、「減法照顧居家化」、「女性青銅天花板」、「原住民族喔喔喔」、「條件開放美豬牛」、「日本安倍經濟學」、「黨產條例釋憲案」、「豬事體大零檢出」、「隔代教養共親職」、「私人財產國有化」、「北富南窮中位數」、「普小學費四十萬」、「口罩封境反社交」、「父母恩重難以報」、「我是捷克台灣人」、「衣不蔽體台灣國」、「就讀私小成潮流」以及「以農換商瘦肉精」等19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基本上,就其如常生活世界的各項事件議題,如何有其『蘋果(個體)-木桶(制度)-製造商(環境)』、『態度-技巧-知識』以及『瘦肉精政治-教育政治-生命政治』的綜融性思辨,這會是精進學思的自為要求,對此,「農遊購買文旦券」,主要是農委會想要藉由中秋佳節,以順勢推出文旦券的另類振興方案,只不過,作為一次性且特定性質的津貼補助措施,還是要有它效益評估的基本提問;「育兒托育擬加碼」,衛福部研議將托育津貼從現行的2,500元增為5,000元,藉以拉近和6,000元托育補助的差距,從而鼓勵親屬照顧的家戶托育型態;「減法照顧居家化」,過往以機構為主的減法照顧,能否翻轉以成為在家老化的一種照顧哲學,特別是從對於長者的最低限制照顧到對於家屬義務責任的觀念加法充權;「女性青銅天花板」,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首設女權先驅雕塑,藉此追索賦予女性投票權的美國憲法第19修正案批准業以超過100年及其對於消除對於婦女一切形式歧視的努力作為;「原住民族喔喔喔」,在今年金鐘獎入的圍名單記者會裡,出現了『喔喔喔』疑似有歧視原住民的叫聲,進而引爆出來的是多元文化的認知教育,要如何被確切落實的一項公民社會課題。

再則,「條件開放美豬牛」,蔡英文總統宣布將開放擴大30個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以及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日本安倍經濟學」,日本首相因為健康因素辭職,過去,包括負利率政策、財政刺激以及結構性改革的所謂『安倍經濟學』也會受到重新的檢驗;「黨產條例釋憲案」,司法院釋字793號解釋,認定黨產條例合憲,此一合憲背後的解釋邏輯及其可能衍生出來的政黨亂象,頗值得後續觀察之;「豬事體大零檢出」,即使強調會強化美國進口肉的檢驗,但是,地方政府祭之於食安問題和畜產經濟的行政裁量措施,勢必是會引來所謂『瘦肉精政治』的多方拉扯;「隔代教養共親職」,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8年的調查顯示,以祖孫組成的隔代家庭有十一萬四三三七戶,相較於2008年的八萬六九○二戶,十年之間增長超過三成,此外,隨著新課綱上路、智慧教學等等的數位學習趨向,這也使得隔代家庭的親職問題,已經是從原本的代間價值觀差異,轉變為數位教養的直接挑戰或衝突;「私人財產國有化」,被充公的黨產,是否隱含國家機器的行政擴權和制衡機制;「北富南窮中位數」,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08年度家庭收支調查細目,比較各縣市每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覺察出北富南窮的發展趨向,特別是,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一半以上家庭可支配所得逾新台幣百萬元,相形之下的濁水溪以南各個縣市都沒有超越90.5萬元的總平均值,這其中也包括高雄和台南這兩個直轄市。

其次,「普小學費四十萬」,從育達高職改名為普林斯頓國際中學正式招生,每學期高達40萬元以上的學費,還在試水溫般以挑戰台灣的菁英受教市場的版圖擴充;「口罩封境反社交」,歐美各國掀起包括反對戴口罩、管制邊境以及屋外一公尺距離的社交限制,背後所實有的自由主義及其深層政府的相互拉拔,值得有其果上探因的進一步深究;「父母恩重難以報」,除了原生家庭、己生家庭的血脈父母,尚有老伴相扶的第三個父母,這也表述當代台灣社會家庭親職教育之解構和新構的必要性;「我是捷克台灣人」,捷克參議院議長在立法院演說,並以中文表示『我是台灣人』,藉此闡述民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台灣的支持,而此一『兩岸政治』的後續發展,才是問題考察的關鍵所在;「衣不蔽體台灣國」,一句400年前的台灣社會,還是衣不蔽體的原始社會的談話,引發軒然大波,也再次說明作為移民社會的台灣,如何在其中華文化和海洋文明之中,找出屬於自己的定位;「就讀私小成潮流」,少子化衝擊的生員人數減少,但是,就讀私立小學的人數卻是逐年攀升,一○八學年更是首度飆破4萬人,藉此展開嶄新的市場競爭法則);以及「以農換商瘦肉精」,從對於美牛豬的開放到台美的經濟商業對話以至於所謂六項保證的政治行動,更益彰顯出來在現實的國際政治底下,台灣主權的自主性如何可能和是否可行的相關思考。

總之,高達19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台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從法令到典章以及從岌岌可危的黑天鵝到鋪天蓋地灰犀牛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COVID-19」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制度、環境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