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曄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因應於超高齡時代的來臨,如何讓居服照顧工作得以有家屬化、知能化及歷程化的建置設計,這是一個值得省思的後追議題,對此,相與關聯的延伸性思考如下:

一、家屬化的建置設計
在我的故鄉,多數的年輕人,早在大學時代,就離鄉北上唸書,接著北部的就業機會多,也就順勢留在台北工作,而留在故鄉的長輩,往往呈現的狀態都是以獨居者居多,對此,關於居服照顧家屬化的建置設計,個人認為第一步,要先讓孩子們盤點家中長輩的就醫記錄,包括健康檢查追蹤事項、相關病史、用藥安全、飲食注意事項,事實上,小朋友有兒童健康手冊,長者理當也要設計長者健康手冊,可以設計成雲端的手冊,以便於透過系統化分析,提供數字及照顧須知,來供兒女可以隨時關心家中長者平日的健康狀況;除此之外,多傾聽長者說故事,從旁協助長者一起完成家族故事,也是另類的照顧教育。

對此,慈濟全省有許多環保站,這是很多環保老菩薩每日必定報到的地點,他們除了做環保,身體好,頭腦清楚之外,環保站也設計了一些量測健康指數的設備,比方量測血壓,以讓長者不只長壽,也要活得健康,更重要的是提起對社會的使命,很多的環保志工都覺得他們被賦予救地球的重責大任,他們覺得生命是有目標且具有意義的,除了醫療、藥物等等健康的照顧外,其實更多的長者更希望找到生命意義,事實上,在社區,我們透過關懷據點的相處互動當中,發現長者身藏不露的好功夫,比方彈奏樂器、說故事、演唱等等強項,透過團體的練習,邀約一起到養護機構演出,這類的照顧教育一方面有其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求展現,再則,又可以服務更年邁的長者,或許,這群長者可能都不是醫護的高手,但卻是醫心的人間普薩。

二、知能化的建置設計
關於知能化的建置設計,可以扣緊企業、社區以及個人不同的運作機制,以進行相關的發想:

(一)企業端:個人從事企業內部教育訓練之規劃,有鑑於希望同仁可深入認識長者之需求,進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曾設計過三則教案,一為模擬長者的身體狀態,使學員操作生活例行之實務,以換位思考同理長者的身心需求;二為規劃保命防跌教案,透過方案設計志工服務,由訪視人員與同仁分組至社區進行獨老居家安全檢視,並給予適時的評估及改善,比方:加裝防滑墊、臥室安裝小夜燈等,而經過以上的訓練,學員回饋於自身家中長輩的相關需求,亦可學習到不同的照顧長者方案,是頗為實用的照顧教育;三為結合政府免費資源,推廣CPR及AED教學,透過實作,讓同仁學習如何當家人或別人的浮屠貴人。

(二)社區端:透過社區關懷據點,增加長者及家屬的社會參與,設計健康促進課程、共餐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

(三)個人端:【一直做慈善 LINE@】則是透過現代人最能接受的Line,定期推播健康資訊、保健常識、相關資源,結合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以提供長者及家屬相關的照顧教育。誠然,老人囝仔性,若我們願意接納父母猶如孩子,相信會有很多貼心的服務一一被實踐,造福更多的老大人,這不只是長壽,還是健康又有意義的樂活。

最後,如何透過感性的設計,以貼心照顧生病長者的心,就社區常設的健康小站服務多年為例,經常發現長者有一種習慣,「看」到醫生只是為了求取單純的心安,後續卻不定時服藥,尤其是高血壓的控制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另外,失智長者對於愛心定位手鍊,也是相當的排斥,對此,智慧佛珠即是針對年長的法親,規劃出的小創意,佛珠對大多的長者覺得是一種祝福,加上新科技後,便能將個人的健康紀錄上傳到雲端,做為日後就診時的數據參考。貼心的設計,讓長者覺得揪感心。(研發智慧佛珠 慈濟疼惜長者
http://www.tzuchi.org.tw/%E5%85%A8%E7%90%83%E5%BF%97%E6%A5%AD/%E8%87%BA%E7%81%A3/item/21508-%E7%A0%94%E7%99%BC%E6%99%BA%E6%85%A7%E4%BD%9B%E7%8F%A0-%E6%85%88%E6%BF%9F%E7%96%BC%E6%83%9C%E9%95%B7%E8%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