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2020年的總統大選即將步入所謂的巷弄肉搏戰,只不過,是否能夠在激情的選舉過後,而得以保有為台灣社會一起打拼的激勵動能,這多少指陳出來關乎到相迎一個後台灣公民政治的來到,這才是用以檢視這一場總統大選的真義所在。

誠然,民主政治的選舉真義固然是在於『選賢與能』,但是,制度設計及其諸多運作限制的弔詭之處,卻是讓民主政治選舉淪為一黨或個人的名位權勢之爭,如此一來,攸關到典範建構的責任政治以及國家進步的制衡政治,不是訴諸高閣便是因為政黨協商而成為不優的次佳選擇,更遑論於所謂的監督機制設計,又豈止是侷限在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兩造拉扯,畢竟,包括憲法層級的總統權責抑或是公民社會的理性成熟,在在突顯不同層級的選舉目的,已經是過度聚焦在成名立萬的個人名氣,進而忽略了任何的公職身分,實乃是某種的社會名器,特別是肩負從針砭台灣的『自覺』到改變台灣的『自為』以迄於超越台灣之『自律』的歷史使命,就此而言,實有必要重新思索當代台灣民主政治對於引領社會良性變遷的真義所在,否則,徒有政治選舉之名的表相,但是,欠缺民主內涵的實體,終究是讓台灣一地的選舉被窄化為造神運動的「打天下」而非福國利民之「治理天下」的寬宏格局。

其次,限縮在你爭我奪的零和遊戲裡,總會不折手段圖謀大位來看待選舉的結果論,如此一來,自然是忽略選舉過程當中,所需要被增益與提升的文明化內涵,以此觀之,糾結於「統獨」與「世代」的兩手策略,也成是台灣社會如何從『前民主政治』以順利邁入『後公民政治』的關鍵所在,畢竟,這其中關於統獨議題的選舉操作,經常是淪為某種粗暴式的意識形態框架,以至於忽略了台灣作為移民社會自身所應該要被塑立的主體性,如此一來,無根浮萍的尋岸漂流,更只會加惡從政治到經濟、社會、區域、職業等等不同族群之間的撕裂與對立。

再則,世代議題的選舉策略,更是直接斬斷了從『相同的過去』到『共同之未來』的臍帶鑲箝,如此一來,選後的結果,就不在於包括政黨、候選人在內的個別輸贏,而是要如何就其不斷被擴大的世代鴻溝,以思索社會弭平的棘手工程;連帶地,從政黨選民到社會公民的仇視敵對,又要如何找出社會整合的復原力,以進行整體的復原工程,這似乎也點明出來:更為橫逆的艱困挑戰,早從勝負已決的當下,便會去思考此一過度的對立操弄及其日後所帶來難以修補的融合創傷,無疑地,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結果,對於相濡以沫之連帶基礎的侵蝕破壞,終究是會讓台灣走向無以復加的沉淪境界。

總之,嚴肅看待從『前民主政治』以邁入『後公民政治』的改造工程,就此而言,擺盪於淡然的旁觀袖手與過度的情感依附之中,國家與人民以及政府與百姓之間的距離疏遠,似乎是不斷地被拉開和擴大,以至於呈現帝力於我何哉以及就只能從諸多爛中擇一的選舉認知基模。冀此,扣緊「自作自受」的民主選舉關懷旨趣,那麼,諸如理性檢視、審慎投票之於有效制衡和多方監督,這會是公民所應該要有的素養德行和反思課題。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