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則雖說是茶餘飯後的時事花絮,但是,事件背後所隱含的結構性意義,卻是有它足堪玩味之處。

話說:南部某一直轄市在進行議會保安部門的業務報告時,某名議員基於有些鄉民騎機車出門,因為戴安全帽會弄塌新髮型,而且又離家近,因此,希望警察局未來能夠以勸導為優先,不要一直開處罰單,換言之,該項從論理說情的鄉民角度出發,直指出來『盡量勸導就好』的道德勸說,是否可能有法外的施恩機會。對此,雖然該市的警局長認為一切還是要以民眾的人身安全為重,更何況現行的法令條文早有明文規範,因此,對於議員的該項建議,礙難同意辦理。

基本上,該項頗有另類的選民服務,因為不是針對特定或單一的個案進行關說,因此,即使相關的理由是有些突兀,但是,這也突顯了該名議員發言建議的舉措考察,還是要回歸到涵蓋社會結構、社會行動、文化、權力以及社會體系在內的綜融考察,遠地不說,標舉「戴安全帽會弄塌新髮型」以及「離家近」的歸因,背離於一般民眾對交通安全的認知基模之際,這又何嘗不是點明了現代的生活世界裡還是糾結根深蒂固的傳統慣性思惟,如此一來,面對變遷中的硬體設施和物理環境,關鍵還是在於如何適搭相對應的社會結構調整,及其從警政到教育等等社會體系的功能運作,而非是一味訴諸於制衡政治的議會監督權力;連帶地,偏遠地區所自成一格的次文化和相與衍生的風土民情、行為態度,雖然是會產生某種的文化激盪效應,但是,這也絕非逕自演變成為某種緊張關係的對抗文化。

冀此,在這裡的考察真義,就不單單只是將該名議員的個人觀感,視為一種狀況外的脫序言論,而是要去檢視快速社會變遷所帶動包括社會結構、社會體系的功能性調整,就此而言,潛藏於內的認知基模和顯現於外的集體行動,又是否有同步變革的因應對策?連帶地,從議員的個人想法到眾多鄉民的違規受罰,那麼,關鍵點就不全然在於違規事件的取締績效、交通裁罰的編列金額抑或是教人有些匪夷所思的該項違規理由,而是何以會從一、二人,演變到少數人以迄於出現多數人不載安全帽的從眾行為,換言之,從該項隨便大家愛怎麼做就怎麼做的「民俗」(folkways),並未因勢利導於所應該要有的交通安全教育,反而是有生心僥倖之心但卻還是這麼做的「民德」(mores),以至於要面對絕對不能這麼做又已經違規這麼做的「法律」(law),無疑地,三者之間的斷裂和貫通,這也是當前臺灣公民社會及其公民德行的蛻變所在。

總之,對於該名議員的建議訴求,雖然是可以從鄉民互動的差序格局角度出來,但是,因應於現代社會、團體格局及及義務責任的運作法則,那麼,相迎該項不斷飆增編列罰款的客觀事實,點明出來:要如何強化交通安全宣導的生命教育、法治教育或家庭教育,這反而才是針對該項業務報告的質詢重點所在,特別是除了單純的罰款處分外,又有無可以更為有效導引違規觸法的相關行為改變技巧?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