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自1987年恢復台灣與大陸的民間往來之後,兩岸通婚的數量也逐漸增加,並於2003年之際,達到34,109對的通婚高峰,然而,此後也呈現出逐年減少趨勢,同時在2014年跌破「一萬對」的門檻大關,乃甚至於去年(2018年)兩岸通婚的數量只剩下6,811對,也就是說,從2003到2018年的這十五年期間,兩岸的通婚已經銳減八成,出現大退潮趨勢,這也使得相與關聯的變遷意義,是有進一步深究的論述空間。

誠然,對於兩岸通婚的議題現象,是有必要擺放在特定的時空脈絡環境裡,以檢視該項的變遷趨勢及其所隱含的演變意涵,以此觀之,來自於「推力-拉力」這兩股力量的彼此牽扯,使得1987年開始恢復的民間往來及其急遽增加的兩岸通婚數量,實乃是用以滿足各取所需的一項預期性後果,如此一來,設置「面談機制」以過濾所謂的「假結婚」情事,固然是大幅降低兩岸的通婚對數,但是,互為消長的兩廂對照,已然也讓該項的兩岸通婚圖像,從結婚對數的表相『量化』,以進一步提升到家庭實質運作的『質性』探究,連帶而來的是該項偏屬於時代產物的「兩岸家庭」,對於從男女兩造的個體、家庭代際間的集體以迄於整體社會的全面性發展,都是一項不可加以小覷和漠視的社會事實。

遠地不說,僅就近三十年來台灣地區跨國或跨境的通婚事實來看,相關的演進軌跡包括有:採借從遷入的社會增加到生育的自然增加,藉此緩和當代台灣少子女化的惡化趨勢,再則,從同文同種的兩岸通婚、文化激盪、大陸配偶、依親居留到身分證取得,以迄於從陸女嫁台男轉換為陸男娶台女的發展趨勢,這也點明對於兩岸通婚的論述考察,理應不只是聚焦在婚配的男女身上,而是背後有其難以抗衡的社會力(social force),藉以讓兩岸的聯婚現象,產生微妙的結構性變化;連帶地,從兩岸通婚到跨國婚姻、從同文同種到多元種族、從文化激盪到泛文化交流以迄於從陸配到新住民的廣義跨國婚姻現象,更是直指包括地域、種族、性別及其社經水準等等不同層次的另類『婚姻斜坡』,從而窺視到台灣一地過往優勢的競爭力,已然是漸次羸弱抑或是退卻不在,並且成為令人擔心的發展性危機。

總之,一葉知秋以檢視該項兩岸通婚大退潮的變遷趨向,單就去年(2018年)兩岸的婚配關係,僅有結婚對數6,811對,卻有離婚對數5,560對以及出現台女嫁陸男比例增加的西漂內地現象,指陳出來對於兩岸通婚的議題現象,是要有涵蓋人口增加減緩的社會性減少、人力社會資本的西漂外移、兩岸家庭的內涵質變、法令規範的制度失靈、社會運作的困境難題等綜融思辨,連帶而來所衍生出來落葉歸根的身分認同課題,甚或台灣要如何面對全球化佈局的生存議題,這也點明出來:框架於從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兩岸、地域到全球的脈絡性思考,又豈止於通婚一事。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