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女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碩士)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在1906年由德國Alois Alzheimer醫師追蹤病患6年所發現的,故以其名命名之,是一種退化性失智症,也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因此,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簡稱為 ADI)從2012年開始將每年9月訂為世界阿茲海默症月,並以9月21日為世界阿茲海默症日。

首先,隨著戰後嬰兒潮(1946-1964)的人口老化衝擊影響,人口結構變遷已是全球各個國家所共同面臨的挑戰,尤其是老化人口的老化與退化所延伸而來的失智、失能與失依的相關成本負擔,事實上,2015年之際,全球大約有298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發病年齡一般在65歲以上,但是,約有4%到5%的患者會在65歲之前就發病,屬於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又,晚發型阿茲海默症病人占失智症病人6成;2016年在美國,阿茲海默症患者超過550萬人,約2/3是女性,佔美國十大死亡原因第6位,照護者有1/4是屬於要照護年長的父母,又要照顧18歲以下的子女的三明治世代,因此,在已開發國家中,阿茲海默症已然成為是耗費最多社會資源的一種疾病。

再則,目前將阿茲海默症視為一種不可逆性的神經退化的疾病,並且認為有將近七成的風險因子與遺傳有關,至於,其他的風險因子還有頭部外傷、憂鬱症和三高,早期病徵以記憶力衰退、語言障礙、定向障礙、情緒不穩與無法自理等為主的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臨床病程約8-10年。學者專家歷經多年的研究與觀察,依據文獻記載,阿茲海默症病人與一般老化民眾一樣,可經由均衡飲食、保持適當運動習慣、增加精神及心靈活動去延緩或逆轉老化與疾病,以節省長期照護資源。冀此,在荷蘭,自2009年起,於首都阿姆斯特丹郊區就有一座專門接納阿茲海默症後期患者的特殊中心,法國取自荷蘭概念於明年專為阿茲海默症患者設計的生活村也即將啟動,它們的目的都是讓病患在這裡如同在家裡一樣生活,以減少依賴藥物、減法照顧為主,透過團體家屋的團體動力讓病患能感受到基本的自主和尊嚴,可以保有積極主動的生活,以減緩病情惡化。

在台灣,最近一項針對近2萬5000位長者的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居住在遊樂場和運動場人均面積較高的鄉鎮,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顯著減少3%;居住在社區活動中心人均數量較高的鄉村鄉鎮區域,罹病風險更顯著減少11%,就此而言,居家附近可從事體能運動、社交互動的場域多,會提升人們參與這些活動的機會,而這些活動有助刺激腦部血流、強化認知儲備、促進身心健康,進而有助預防或延緩阿茲海默症。只不過,據統計在台灣約有18萬人因照顧親屬而離職成為家中的主要照顧者,漫漫長夜的照顧歷程從「非專業」到「專業」的養成,以當今台灣現況而言,係以照服員訓練96小時為主,受訓後無論是在家照顧家人或是考取證照成為到宅式居家服務員抑或是在機構擔任照服員工作,對於這樣的速成訓練,不僅對其專業性讓人質疑,適任性不足的當下,更難以展現應該要有的專業自我。

總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從個人、家庭、社區到社會乃至於國家機器面對長期照護的金流、人流、物流與雲端資訊流,在在都是一項艱難的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