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六、七年級生童年時因父母工作忙碌成為「鑰匙兒童」,是教育界曾批評的怪象。但這些人長大後成為家長,多以安全為由讓孩子進安親班或課輔班,「安親班兒童」成為普遍現象。

教育界人士認為,「安親班」取代「家庭」,「補教老師」代替「父母」角色,鑰匙兒童變少了,但親子疏離的問題依舊。

500公尺距離 逾30家安親班

台南市東區崇明國中與崇明國小都是大校,總學生數達三千人,崇明路上約五百公尺距離,至少有卅家以上安親班,每天放學都有著制服的安親班老師到學校接人,形成「學校放學、安親班上學」景象。

台南市永康國小以前還會編路隊帶孩子回家,但近年直接返家的孩子變少,已取消路隊;嘉義市嘉北國小大門口對面,一排街上都是安親班或補習班,孩子們放學後會自動聚集走廊,再由安親班人員領著到對街「課業輔導」。

嘉義市民生國中校長陳明君說,早期放學有許多鑰匙兒童逗留學校周邊,約一個小時才會散去,如今十五分鐘內一定全部離校,她和導師在周邊巡邏,幾乎找不到逗留學生,「鑰匙兒童確實消失了」。

業者月花十萬租車 到校接學生

嘉義市補教工會理事長江景溪經營安親班廿多年,他的安親班離學校較遠,為學生安全,每月花十萬元租賃遊覽車到校接學生到補習班,也形成特殊景象。他說,安親班對工時長的家長彈性又方便,過去有家長因出差而晚回家,他陪學生到晚上十點,差點要帶孩子回家洗澡睡覺。

「補習班逐漸取代家庭功能」

「補習班逐漸取代家庭功能,補教教師扮父母角色!」嘉義縣補教協會理事長謝秉諺說,農業縣少子化、高齡化愈來愈嚴重,許多國中小學生放學,祖父母就接送到補習班讓教師課後輔導。

家長說,孩子在安親班有晚餐可吃,有教師幫忙指導寫作業,也有玩遊戲或下棋時間,有些安親班可待到晚間九點,教師還會幫忙簽寫聯絡簿或準備隔天文具,安親班確實幫了他們這些家長很多忙。

多名學童說,在安親班可和不同班級學生一起玩及上課,很開心,但有時也希望父母早點來接。

(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