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場長達17天的長榮空服員罷工事件,曲終人散的同時,卻也傳來長榮對工會求償新台幣5.78億元,並且連工會的幹部也要一併提告,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三腳督』現象,是有它另類的考察意涵。

誠然,『三腳督』是可以視為三足鼎立、三方對抗或是三方競逐的廣義解釋,就此而言,這一次的長榮罷工事件,是有其『三腳督』不同的變異組合,這其中包括有「長榮航空公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長榮航空內部工會」、「長榮航空公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長榮空服員」、「長榮航空公司-長榮空服員-長榮非空服員」、「長榮航空公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長榮班機乘客」、「長榮航空公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旅行社等相關協力廠商」、「長榮航空公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以及「長榮航空公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整體社會」等等不同樣態、內容的『三腳督』組合,如此一來,對於該起罷工事件的論述解讀,也是要避免過度的簡化與單一化,這是因為:

首先,像是「長榮航空公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長榮航空內部工會」的『三腳督』,也因為外部工會及其長榮空服員工各自不同的關懷旨趣,以至於出現「長榮罷工華航化」的弔詭情形?其次,是否加入工會或是有無參與實際罷工的不同屬性空服員,也增加了團體協商的複雜性,更遑論於所謂禁搭便車的相關訴求?連帶地,寡占性質的航空事業,多少也讓這一起的罷工事件,出現模式移植、經驗移轉以及權益移交的擴散效應迷思,進而忽略了不同生態環境所需要被提點的殊異談判應對策略?再則,半個多月以來的勞資拉扯,所顯現出來也不盡然是訴諸於某種理想言談情境的理性溝通,而是在其情緒性對話的互動過程中,愈發顯露出來某種權控結構而來的權力關係與權勢霸凌,如此一來,迫於國家機器的霸權作為,多方皆輸的博奕遊戲結局,這早已經是一項預期之中的發展性後果。准此,在這裡的論述思考是要有鑑往知來的檢視與反思機制,特別是從罷工多造的「當事者」到禍福與共的「行為人」以迄於隱含公民教育的「關係人」(stakeholders),都是有其自忖反省的必要。

至於,落幕之後的罷工事件,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為CSR),亦有重新檢視的必要,誠然,寡占性質的航空事業,本身就是享有某種經營特許的權益保障,因此,就其企業本身所應該要履行的社會責任,自然是有加以放大檢視的必要,就此而言,環視企業單位所慣有的社會貢獻,就不應該只是流為扮演天使贊助者的置入性行銷,抑或是導入議題聲量的策略性合作。冀此,檢視長榮航空的『企業社會責任』一事,那麼,要如何得以從對於外部環境的友好關係到加諸於內部環境的敵對態度、從短期間的亮點聲量到中長期的共好布建、從異業聯盟的利益共好到零和遊戲的利害共生、從外界的一般他人到共生的勞資兩造,藉此突顯出來:從內部、己身、員工、夥伴做起之共存、共榮與共好的『公司社會責任』,這已然是一項需要被檢視和檢驗的企業治理及其目標管理標地。

總之,倘若罷工事件意指的是冰凍三尺的滾動效應,那麼,無論是社會運動或司法訴訟,都當只是諸多策略性手段的其中一個環節,就此而言,該起議題現象的真義或爭議所在,更是有其必要回歸到企業治理的機制設計,是否良善設計及其穩健運作的基本提問,就這一點來看,無論是由上而下的威權宰制或是由下而上的民粹從眾,從「當事者」到「行為人」與「關係人」都有很大的自為進步空間。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