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城市(Resilient Cities)

生態學者C.S.Holling在1973年首先用「韌性」(resilience)一詞來描述生態系統雖然是歷經干擾後仍能繼續存在,並且沒有變成另一個截然不同系統的能耐。後繼的學者則是將韌性的概念應用在與自然密切互動的人類社會上,並且發展成一套細緻的理論。
韌性城市可以被解釋為一個回應變化以尋求一新穩定狀態的能力(response to changes),並藉由變化保持動態平衡的表現 (sustains by changes),至於,討論的聚焦主要偏重在城市面對不確定衝擊(例如天災,社會經濟衰退,恐怖攻擊事件及能源危機)的「容受力」及「回復力」,這其中的容受力強調城市將衝擊所造成的影響最小化的能力(capacity to minimise the disturbances),回復力則是關注在受衝擊後達到新平衡所花費的時間(time to recover)。
對此,有韌性的城市,即使在環境變動中也能維持正常運作,都市中每一個人的生命財產都能安然無恙;再則,有韌性的城市,其環境上的週期性變動被視為都市的正常脈動,是生活環境的一部分,即使城市在規模強大的擾動中遭受災害,也能快速地重組生活秩序。
以邁進高齡社會的台灣為例,未來青年人肩上的負擔將愈趨沉重,但是,高齡照護所需要投入的時間與金錢,並非單一家庭就能輕易承擔,還需要家庭之外的共同協作機制來提供有力的外援,提升社會中的個體因應超高齡衝擊的韌性。經濟層面的變動亦然,現今全球市場已然是高度連動,牽一髮動全身,若回顧 2008年的金融海嘯,即可發現這場滔天巨浪雖然是源自於美國一地,最後卻波及全球,遠在上萬公里之外的台灣也無可倖免。我們需要一套獨立於全球財富網絡的在地貨幣系統,提升地方經濟的韌性,保護地方市場免於遭受全球經濟的衝擊。
如同廖桂賢教授所言:「複雜的問題無法用簡單的手段來解決」,整個城市是一個持續變動的複雜系統,傳統單點式補救或與自然對抗的思維已然行不通,要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需要打造的不是更堅固的防災工程,而是一個兼具韌性的城市,使其在面對衝擊時能降低災情,並在災後迅速地調適與恢復,重建一個更具韌性的家園。
資料來源:
https://kueihsienl.tian.yam.com/posts/42886099 (邁向韌性城市/廖桂賢)
https://eyesonplace.net/2018/01/19/7342/ (氣候愈來愈任性,我們的城市夠「韌性」嗎?社企流/金靖恩)
延伸概念:動態平衡、回復力、容受力
(本則小百科係由鄭慧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