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台北市社會局結合資料科學、互動視覺以及數位動態化的「家暴地圖」,預計將於今年(2017年)的3月中上線,民眾也可查詢附近的社區是否歸類為所謂的「家暴熱點」,對此,相與延伸出來的議題論述,實則有其進一步深究的必要。

首先,無論是「家暴地圖」抑或是「家暴熱點」的揭示,究竟在其完備資訊透明化之際,是否有其縝密周全的論述思辨,比如說:來自於大數據資料的結構性分析,相關變數及其依據推論的理論基礎已然是兼具周密化,藉以相迎家庭暴力之『地圖』或『熱點』而來的方案目標或變革效果?就此而言,過於突顯資料的探勘技術應用(Data Mining),忽略了家庭暴力的事件主體意義以及家暴防治之於人群服務的精緻、整合性,如此一來,自然是無助於讓根據、數據與依據,達致所應該要有的內在貫通性意義;連帶地,為何係以行政區為其家庭暴力的圖示單位,畢竟,從行政區到街頭巷弄以及責任鄰里,點明出來該項的「家暴地圖」,政策性質的宣示作為還是大於實質示警或停損設置的保護效果,換言之,是否將該項「家暴地圖」抑或是「家暴熱點」,視為是某種的亮點式的政事行銷,這一點除了有待商榷之外,更有其回歸到大數據分析而來之公共資料如何妥善配置和有效保護的基本提問,也就是說,公布了所謂「家暴地圖」的考察焦點,理應不在於引領一般民眾知的權利,而是在如何免於人人自危之虞,要如何進一步監督或列管政府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策進作為?

其次,對於該項「家暴地圖」的資訊數位化,癥結點就不全然在於諸多科技創新的變遷功能,畢竟,家庭暴力實屬於私人領域(private sphere)的家務情事,因此,除卻兒童及少年不當對待的保護課題及其通報介入外,攸關到成年性質的老人保護、婦女保護、身障保護抑或是四親等家事糾紛,多少還是會侷限在文化主義的清官自保原則,以此觀之,倘若該項「家暴地圖」的公布與公開,有其迫切與必要,那麼,相與衍生出來的觀念充權和機會教育,更是賡續而來的積極性作為所在,比如對於從成保、兒少保到性侵害的家暴類型內涵;從在一處通報、僅一次陳述、獲一致答案、得一體照顧的家暴整合服務以及從受暴停損設置到國家最終父母介入等等的文明化宣示?至於,從「家暴地圖」到諸如「竊盜地圖」、「汽機車違停地圖」、「房屋違建地圖」、「停水限電地圖」等等關涉到一般民眾生活機能運作的各項圖示,這也許是國家機器思索可以有更多正向表列的另類作為所在!

總之,公布該項的「家暴地圖」固然會有標籤污名化的情緒反彈,但是,倒是可以思考要如何扣緊從行政區到社區以迄於鄰里的基礎機制,藉此讓點、線與面相與環繞,以建構成為守護家庭私領域的支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