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馮世寬昨天到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針對清泉崗基地的安毒事件進行報告。軍方列舉各部會尿液篩檢紀錄,指國防部檢查頻繁度遠高於其他單位,但陽性比率卻低得多,例如教育部對學校篩檢,確認陽性比率是國軍的五十八倍。
至於八名官兵複檢出現嗎啡陽性反應,被社會質疑是案外案。馮世寬也說,可能是服用感冒藥,未必是真吸毒。
軍醫局長吳怡昌說,市售感冒糖漿含有可待因,被人體吸收後,會有約百分之十轉化為嗎啡代謝物。因此即使複驗呈現嗎啡陽性反應,仍無法代表一定吸毒。到底是吸毒或只是服藥,理論上可由濃度來判斷,但必須由司法機關來判定,醫療機構只管檢測,無權解釋原因。
吳怡昌也指出,國軍去年共有七三五人複檢確陽,前年是七七七人。這些人最後有一半以上,判定是服用合法藥物的反應。真正因吸食二級以上毒品(安非他命與嗎啡類)而判刑者,每年不超過五十人。
行政院各部會每年實施毒品尿檢結果會彙報到法務部,國防部這次將民國一○四年藥檢結果列在書面報告上;當年國軍篩檢九十四萬人次,確認陽性比率萬分之八;教育部確陽率萬分之四六六,法務部萬分之四十一。
立委呂玉玲質詢表示接獲官兵爆料,清泉崗黃姓士官督導長不滿聯隊長王德揚少將,因此採取報復行為。馮世寬回答,這個理由應已可排除,如果真的要害人,兩包應該就夠了,不必撒五十多包。(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7.03.0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