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玲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研究所博士生)

根據媒體報導2017.02.13日晚間國道發生30年來遊覽車事故死傷最慘重的事件,台北市「蝶戀花旅行社」組團搭遊覽車前往武陵農場賞櫻,晚上9時許,車子返途行經國道5號連接國道3號南港交流道前大轉彎處,疑因車速過快,整輛車從邊坡翻覆,熟睡中的乘客猝不及防,在重力加速度下遭猛力撞擊,甚至於是活活被壓死,以至於釀成34人死亡、10人輕重傷慘劇,現場搶救聲不斷,被削去車頂的車內宛如死城。一時之間有關疲勞駕駛、超速、彎道過大、車齡20多年等諸多問題及相關責任,仍須靜待司法調查單位進一步的釐清。對此,本事件思考超時工作、遊覽車管理問題及其道路設計等對於交通安全的影響,抑或是對於車禍被害家屬後續的身心輔導、生活重建等問題,都值得加以省思。

首先,針對司機超時工作疲勞駕駛的部分,所謂疲勞駕駛是指駕駛人在長時間連續行車後,產生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的失調,而在客觀上出現駕駛技能下降的現象,疲勞後繼續駕駛車輛,會感到睏倦瞌睡,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斷能力下降,甚至出現精神恍惚或瞬間記憶消失,出現動作遲誤或過早,操作停頓或修正時間不當等不安全因素,極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本案件針對康姓駕駛超過14小時開車時數且又多山路需高度意志集中,對其體力負荷量而言,恐造成很大的負擔,另遊覽車公司為省營運成本及工作人員調度問題,使得司機有趕行程的壓力便容易有超速或違規的情形發生,進而導致車禍發生機率升高。准此,是否要從<勞動基準法>與<運輸管理規章>的雙重進路切入,藉以思索合法、合理與合宜的駕駛勞動環境。

再則,剖析近年來在社會所發生的交通事故,那麼,交通安全問題及其改善彎道(curve bend)乃為重大因素之一,這是因為:道路彎曲度愈大,所需牽引力就愈小,而彎道行駛需靠輪胎的安全性,如何加強業者落實遊覽車的保養和更新零件,藉此提昇道路工程品質以維護行車安全,那麼,相關行車安全之設置,必須做到全面性的檢討現行遊覽車管理制度,至於,攸關到車禍事故中影響車輛撞擊的重要因素,像是駕駛臨場反應、酒精或藥物的使用、安全帶、年齡與性別、天氣及時間抑或是自然氣候等,冀此,自當有其必要以深究瞭解肇事、當事者死傷程度與影響重大交通事故因素彼此間的關聯性;連帶地,為了預防減少車禍事件的發生與傷害,實有向國人加強宣導行的安全觀念的必要。

綜觀,本事件的被害人皆為中高齡者,面對台灣的人口結構老年化趨勢嚴重、民眾防衛心強,事故發生後被害者家屬經濟常受到影響造成生活困難,且當面對與加害人間的民刑事訴訟問題,頗須法律的專業諮詢,又因親人過世或目睹車禍事件,常有心理困擾卻不知如何求助,因此,迫切需要社會資源介入協助及後續輔導需求,於此同時,也應該要全面檢視大眾運輸工作人員超時工作的問題,胥賴更多迫切和完善的政策,用以維護駕駛、乘客、路人和一般大眾的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