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女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禮記‧禮運‧大同篇》:「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就是早期社會福利的傳統觀念,因此,社會福利在過去一直是從社會病理的觀點出發,因而被視為是慈善救濟與慈善矯治的活動,面對傳統的服務模式,唯有以更包容寬廣的心態,整合、運用人文、管理、法律、資訊等跨領域的相關知識,才能使過去的慈善服務擺脫「行善積德」的窠臼,走向創新、自立、看重發展的現代社會公益專業服務。然而,隨著人文、社會、法學與管理科學的發展,社會福利服務必須跟著時代的變遷,從而提出更有效、並且不同於以往的創新模式,才能夠從「專業浮現」獲得當代社會的認可到「專業認可」。因此,研討會不僅分享目前國內在助人模式上迭有創新佳績的成功案例,更邀請到產官學研等不同領域之專業人士,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如何協同、整合不同領域知識,培育相關的人才,在變遷社會下,開創公益事業的新局。其活動內容有「社會變遷與福利服務創新--培育跨專業領域人才的必要性」的專題演講、「偏鄉家庭服務、偏鄉社會關懷及都市青少年培力等的創新模式」與「讓愛心更有力--從台灣到國際」的主題方案分享以及「跨領域合作與人才培養」的圓桌論壇。

透過一場期待更進一步建構學理及尋找脈絡的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認識到從1970年代的慈善矯治到2016年間的專業認可的變革,期間歷經社會福利政策的大幅增修、社會工作師證照考試實施、引入新管理主義、服務輸送與成效的要求增加以及更強調充權、優勢觀點、復原力與關懷倫理的後現代知識典範加入,只是,社會工作乃是處於變動狀態的,更是和社會福利息息相關,而社會福利系統又受全球經濟與政府社經政策所影響,有鑑於實務工作中,總是缺乏共享的目標,大多是共事,而非跨領域,因此,助人專業的本質因應專業的持續變動與角色的多元性,在以人為本的實踐領域中自然仍須面對挑戰,諸如:對問題的視角更重視脈絡化、服務作法的轉變更重視在地化、專業關係的轉變也更強調人性化。冀此,面對社會進化與福利服務創新,培育多元的專業跨領域人才是有它的迫切性與必要性。

另外,國內在助人模式上迭有創新佳績的成功案例中,如「偏鄉家庭服務」創新模式的伊甸大湖家庭支持中心的小蠹蟲親子館、「偏鄉社會關懷」創新模式的花蓮五味屋公益二手商店與「都市青少年培力」創新模式的更生少年關懷協會--新北市少年培力園,其方案均是從社會疏離到社會連結為出發點,以社區鄰里為基地的聚集場所,作為弱勢與邊緣群體的充權及培力、透過資源經營管理與串聯的社區生態協力網,從初級預防與強調多元服務的重要性,整合服務輸送,建立支持系統面向,進而促進社區共利的拓展,發揮社會關懷,只不過,方案的創新模式,其成功的背後仍有必須克服的困難要面對,例如:以產學合作與志工培訓面對人流缺乏的問題、透過外展資源共享以解決資源不足或資源不存在的物流問題、以經常性走動來建立關係及去標籤化以及必要的媒體曝光率有助於偏鄉被注意與被關懷的機會,如此一來,才能達到培力自主性,讓受助者成為助人者,經由公共服務學習展現公民參與的力量,而達到社會福利服務的使命與展望。

在人類苦難與福祉共享的全球化時代背景底下,關注到其他國家的弱勢人口的需求,理應是作為世界公民的責任與義務,對此,台灣家扶基金會「讓愛心更有力--從台灣到國際」的主題方案分享,即是說明了由於台灣在國際政治與世界經濟上所處的矛盾、弔詭和不相稱,這使得建立國際平台網路、拓展國際福利服務治理以及延伸服務輸送能力與履行世界公民義務等,便成為家扶基金會從台灣治理到國際治理所堅守的三項策略原則,藉此面對中國採「大國外交」策略下對台灣國際事務之競爭與排擠、經貿與區域性權力優勢以及國際性權力平衡等等的衝擊影響,以此觀之,依據資源依賴理論,方案為降低國際治理在行政成本與服務輸送能力上,對於其他國際組織依賴的程度,而朝向協同合作與區域分工的概念,著重在與在地組織夥伴關係建立,進而以直接服務據點為其具體執行策略。職是之故,自2011年至今分別設立吉爾吉斯、史瓦濟蘭、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海外據點,以擴建幼稚園及營養補充方案,造福當地孤苦的弱勢兒童,為他們的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

對此,一個穩定發展且進步的專業,理應建構在內部勞動條件相對穩定,讓基層無後顧之憂,從而能夠致力深化各式服務,而不只是從外部不斷強加各種規範,避免被困在名為專業的進步假象中,實務的困境卻永遠無法被重視和解決,以致結構性的問題永遠存在,而跨領域的專業人才培育更是有待由根本的教學方法變革開始,從專業經驗與生活經驗中透過情境、認知、技能等學習,面對跨域實務與教育的融合挑戰,從教學增進自我學習、從自願服務增進自主行動,擴大對社工職業的經驗基模,並發展「學生」以外的角色經驗,藉此培育出多元化跨領域專業人才。

最後,雖然從研討會中成功的創新方案看到的,創新服務模式透過在地化與優勢觀點、充權等自助能力滋養並以服務使用者需求為核心的使命考量為推展服務模式的依循準則,然而,從整體大環境中,也同時可以看到受到結構性限制的非營利組織在過去的萌芽階段裡因為「做善事」,各方面被要求不會太多,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開放與人民公共事務參與意識的覺醒,外界環境所賦予組織的責任越來越大,所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組織需要不斷的自我調適、改變、創新,甚至調整組織內部結構才能保持競爭優勢,而台灣非營利組織發展至今,近三十年來所呈顯的是:非營利組織兩極化的發展樣態,透過私有化、公辦民營、委託辦理等等,又該如何面對避免讓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的馬太效應,並且不斷地惡化以至於形成某種壟斷、霸權以及霸凌的現象,這是值得相關單位深切反思的;另外,從資源依賴理論的觀點而言,組織對於外在的資源依賴越深,自主的程度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大,因此,對於公共資源的供給要如何讓非營利組織獲得經濟自主、專業自主和使命自主,得以產生內在貫通的彼此串聯,能夠在不斷的社會變革中持續成長得以永續經營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