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回應運輸系統(Demand Responsive Transit System,簡稱DRTS)
基本上,國外最早於1970年代開始就有需求回應運輸系統的出現,其目的係以政府執行面、業者經營面以及社會環境面為其主要構面,藉以做出最適的替選方案,從而提供適切的運輸交通載具服務,藉此可以減少客運業者空車率和乘載率過低情況,使其降低營運成本和提高服務的績效、品質,進而達到損益平衡以使得客運業能夠有所盈餘。在台灣,吳世宜(2012)透過文獻蒐集的方式歸納出適合新竹縣竹北地區的DRTS運輸類型,對此,在以竹北市大眾運輸工具發展現況調查與問卷調查法交叉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根據文獻蒐集歸納出四種DRTS類型,此四種類型可囊括所有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使用者,這其中包括有通勤型、接駁型、社區型與慈善型;(二)經過實地現況調查後發現竹北市比起新竹縣其它城鎮的年齡層較年輕,因此,使用私人運具的比率非常高,所以為了減少私人運具的使用率,又不增加公車的路線,建議運用DRTS的營運類型,來增加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使用率;(三)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中每週的旅次行為,都是到鄰近的城鎮上班與從事休閒活動,因此,建議使用社區型的營運類型營運;(四)在現況調查中發現竹北市內只有二所高中,位置座落於竹北市的西半部對於東半部六家地區通勤族的學生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可直達,因此,建議使用通勤型的營運模式。
資料來源:吳世宜( 2012)。<新竹縣竹北市需求回應運輸系統規劃之研究>。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概念:交通運輸工具、空車率、乘載率
(本則小百科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