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送往迎來的歲末之際,亦直指著明年鋪天蓋地而來的長照2.0推動工程及其所隱含之社區工作的論述意涵。

簡言之,長照2.0實則是建構在以「社區」(community)為主體的一項在地生活的服務輸送模式,就此而言,論述的真義就不全然只是嫁接在A(日照)、B(日托)、C(關懷據點)三種不同等級屬性的功能組合和有效運用,而是要回歸到背後已然是被建置化之社區環境機制的基本提問,也就是說,關乎到在地老化的長期照顧,理當是要先行針對「讓長者在留在社區裡接受照顧」(Care in the Community)、「由社區內的相關資源來提供對於長者的照顧」(Care by the Community)和「大家一起來照顧不同老化程度的社區」(Care for the Community),以進行相關概念內涵的廓清,而非一味地逕自工具範疇的技術操作,對此,快要步入高齡社會的台灣一地,顯然是決定將長期照顧的重責大任,從家庭私領域轉移至準公共領域的社區身上,藉以讓社區產生質量俱變的照顧能量,只不過,相與衍生的命題思索,這也是不能加以迴避、閃躲的,這是因為:

首先,長照2.0的社區照顧係以在地化、正常化、普及和可近為要,只不過,一方面,還是需要去釐清在地老化、在地老化以及機構老化這三者之間的合和協力關係,而非是劃下一道的紅線,藉以將居家照顧和養護照顧進行一分為多的對立切割?再則,即使是突顯在地生活的照顧型態,但是,關乎到A、B、C三種不同等級的社區型機構及其所提供的照顧內容,那麼,該項所謂的「讓長者留在社區裡接受照顧」,亦有其採借機構社區化之名,行以社區機構化或部分機構化之實的可能錯亂;連帶地,標舉非營利化、志工化等等公益性、非正式和互助網絡型的「由社區內的相關資源來提供對於長者的照顧」,多少還是要去面對諸如機構外照顧如何可能、如何減少公共依賴、如何強化非正式的照顧品質、如何有其自主選擇的參與權利、如何提供需求導向的照顧服務以及如何顧及到金流財控的成本效益?

最後,落實於在地生活的長照2.0,更為棘手的難題還是在於由包括人口環境、文化環境、地理環境、產業環境以及景觀環境所交錯形成之不同內涵的社區照顧樣態,就此而言,問題的核心所在乃是要就其生態環境、問題需求、資源盤點與照顧模式的諸多社區變異組成,以思索大家如何一起來照顧不同老化程度的社區」?換言之,所謂照顧的主體,已然是要從老弱的人口對象,進一步地延伸到對於妳、我生活環境的社區,而這也突顯了長久以來對於從社區組織、社區發展、社區動力到社區照顧的疏忽、漠視?

總之,可以從社區照顧的角度以對勢在必行的長照2.0,提供一個不同的切入觀察,就此而言,長照2.0所被放大的社區照顧,理當不能直接等同於「讓長者在留在社區裡接受照顧」抑或是「由社區內的相關資源來提供對於長者的照顧」,而是扣緊「大家一起來照顧不同老化程度的社區」的命題思考,那麼,究竟我們又存在那些的社區圖像與社區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