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據勞保局統計資料,勞工平均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年齡為61.42歲,平均投保年資為29.9年,平均給付金額為新台幣1萬9344元,然而,明年(2026年)元旦起,勞工須年滿65歲才能請領全額的勞保老年年金,這也是勞保條例規定的調高上限,此外,勞保老年年金請領也設有提早請領機制,勞工可以在符合法定請領年齡前5年請領減額年金,每提前一年按給付金額減給4%,最多提前5年減給20%。

………………………………………………………………………………
很久以前,在一片名為「經濟風險社會」的城邦國土上,生活著一群勤奮的勞工。他們每天在各個行業中辛苦工作,期望能累積足夠的資源,為未來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然而,這片大陸上也存在著一個名為「年金之塔」的神秘機構,掌管著所有勞工的老年年金。

第一幕:年金之塔的規則變動
年金之塔的守護者「法規之靈」宣布了一項新的命令:從115年開始,勞工必須年滿65歲才能請領全額的老年年金,此一消息如同雷霆般震撼了整個城邦,勞工們紛紛議論,憂心自己的未來,這是因為,根據統計顯示,過去大部分勞工在61.42歲時便開始請領年金,而新的規定將迫使他們延後退休計劃。

第二幕:智慧的工匠阿爾文
有一位名叫「阿爾文」的工匠,他是一位勤奮又聰明的勞工,深受大家尊敬,阿爾文雖然擁有豐富的技能,但他也擔心自己未來的生活是否能夠安穩,特別是聽聞法規之靈的新命令後,他決定踏上旅程,前往年金之塔尋求解答。

在旅途中,阿爾文遇到了兩位重要的夥伴,第一位是知識守護者的「艾琳」,她是一位精通社會心理學和產業社會學的學者,特別擅長分析所得替代率和需求滿足理論,另一位則是批判者「羅伊」,他是一位熟悉批判社會學的思想家,常常挑戰既有制度並提出改革建議。

艾琳告訴阿爾文:“年金制度的變動反映了經濟風險社會的壓力,尤其是隨著人口老化和財政負擔加重,政府希望透過延後請領年齡來減輕壓力。”,而羅伊則是提出質疑:“但這樣的政策是否考慮到了基層勞工的需求?許多勞工在高齡時仍需工作,健康狀況卻可能無法支撐。”

第三幕:挑戰年金之塔
三人攜手來到年金之塔,塔內充滿了複雜的規則和機關,象徵著現行制度的繁瑣與不透明,他們遇到了一位名為「數據之靈」的官員,負責解釋法規背後的邏輯。

數據之靈說:“根據統計,平均投保年資為29.9年,給付金額約為新1萬9,344元,延後請領年齡可以提高財務穩定性,同時更可以減少提早請領導致的減額風險。”,艾琳點頭認同,但羅伊提出反駁:“這些數據雖然合理,但忽略了基層勞工的實際困境。他們可能因健康問題或工作性質而無法延後退休。”

第四幕:智慧的阿民教授
就在此時,一位「阿民」教授出現,他指出:“制度設計必須平衡所得替代與需求滿足,延後請領年齡雖能減輕財政壓力,但應設有更彈性的機制,例如提供健康狀況評估或特殊職業補貼。”

阿民教授還提到:“目前的亂象顯示出制度缺乏透明度與公平性,政府應加強政策宣導,同時進行全面性改革,包括提升基層勞工的參與度和保障措施。”

第五幕:對話與反思
阿爾文問道:“那麼,我們該如何行動?”,阿民教授回答:“首先,要推動政策透明化和資訊對稱化的社會性對話平台,讓每位勞工都能清楚了解自己的權益;其次,定期對於年金制度進行監測與評估,根據社會變遷及勞工需求進行調整;再則,提高年金的替代率,調整年金計算方式,以確保退休後的收入能夠維持基本生活水準,特別是對於經濟弱勢勞工的補助機制;此外,也要建立靈活的提早請領機制,讓勞工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提早請領年金;最後,應強化勞工的教育與培訓,提升勞工的技能,使他們能夠在不同的職業中,找到更好的收入來源。”

羅伊則是進一步補充:“這座年金塔的問題不僅是表面上的年齡調整,更為深層次的是政策背後的社會心理學影響,政策制定者似乎忽視了勞工在高齡時的需求滿足和風險規避能力。”

在大家的努力下,年金之塔的規則逐漸被改善,新的制度更加公平透明,並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方案,阿爾文回到家鄉,成為推動改革的倡導者,他向其他勞工分享自己的經歷,並鼓勵大家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制度變革時,必須要透過知識、批判與合作,我們才能找到平衡點,為每位勞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請記住:真正的社會保障,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安然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而不是將風險推向於弱者這一方,制度雖然是冰冷的,但人心可以溫暖它,藉由透過知識與行動,我們才能在風險社會中尋得安全保障,並能在困境中看到希望之光。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Yahoo新聞網,2025.11.28:「勞工注意!請領全額勞保老年年金,115年起調高至65歲」)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