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今年上半年已有逾2000件校園性平案件,但全市性平委員會調查小組僅21人,人手不足導致調查時間拉長,動輒達上限4個月,被害人與加害人長期共處,恐致二次傷害,有民代建議增加調查人才、設置SOP;市府回應,將持續廣植人才、協助校方媒合。

台中市議員張廖乃綸昨質詢,近年校園性平案件通報數量日增,去年有2476件,成案件數逾400件,今年截至5月,已經通報2234件,成案230件,平均1個月就有30至40件成案。

張廖乃綸表示,近期接獲陳情,有高中發生性平案件,男學生求愛不成,強行抱住女學生,今年5月底爆發後,但一直到9月底才成案,期間2人還是在同1間教室上課,該名男學生不時對女學生口出惡言,導致二次傷害。

她指出,以該案為例,少年法庭早在7月做出判決,但性平調查委員會的調查速度,比法院審理還慢,國中案件更是連少年法庭都沒有,主因是性平案件專業人員不足、案件太多,導致時間拖長,建議培養專職人員,加速消化性平案件,建立嚴謹流程。

教育局長蔣偉民回應,根據規定,性平案件的調查時間是2個月,可以延長2次,每次延長1個月,最長調查時間就是4個月;目前台中市的性平委員會調查小組有21個委員,各校也會自行聘請具有專業資格的調查人員,教育局每年都會辦理初階、高階性平研習,廣納儲備人才。

他說,全國沒有專職的性平調查人員,均為兼任,將續辦研習,廣植調查人才,校方若聘人困難,市府會協助媒合,另外也會追蹤調查時間;性平案兩造在調查期間的相處狀況,已著手研擬對策,若評估調查期間需行為人隔離,將由校方暫時安置或協助轉班,不應要求被害人轉班、轉學。(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