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已成為重要社會課題,新北市65歲以上人口突破79萬人,推估失智逾5萬7千人。市長侯友宜昨天宣布,明年將整合局處資源,率六都之先成立「高齡長期照顧處」,支持高齡與失智照護政策;目前新北也正式成為全台首個「區區失智友善」城市,提供失智者更堅強的後援。
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新北市政府昨天舉辦「失智不失愛、新北暖陪伴」記者會,侯友宜出席活動時表示,新北市在29個行政區都已達成失智友善社區的里程碑,也成立66個失智照顧據點、14個共照中心及5500個失智守護站。
失智症的警訊包括記憶力減退、解決問題有困難、失去時間或地點概念、語言表達困難等。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新北市積極推動「社會處方」,在日常生活融入手作藝術、音樂、運動、園藝及觀光等多元體驗,延緩失智退化、提升生活參與,同時減輕家庭的照顧壓力。
輔大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個管師陳琳淩表示,為延緩家中的長輩有認知功能退化,通常可透過音樂、童玩及遊戲等方式,如透過遊戲及拼圖等,增加手部力量及延緩認知功能退化,也能與家中幼兒一起玩遊戲,促進家庭和樂。
石碇區公所區長王思凱舉例,該區長者人口多,社區發展協會常舉辦互動式講座課程,如邀請講師談經絡按摩或教導體適能,另有配合石碇茶葉主題,提供音樂課程、教長者唱採茶歌等,透過音樂的旋律及節拍,喚起長輩的記憶。此外,中和區碧湖社區發展協會也推有音樂處方,透過音樂,改善認知功能及穩定情緒。
中和區張姓民眾說,她母親2年前失智,起先出門會忘記回家的路,有時連小孩的名字也記不起來,偶而還會暴怒,家裡氣氛變很差,後經醫師診斷證實是失智症,目前除了固定吃藥,也會安排她參加社區課程,盡量減緩退化。她認為,失智症影響整個家庭的運作,政府確實應該積極介入。
侯友宜昨也宣布,明年成立「高齡長期照顧處」,整合衛生局與社會局資源,讓高齡政策與失智照護更具整合性,提供長者更完整、更溫暖支持體系,目標不只打造失智友善的城市,還要讓長者都能感受幸福與尊嚴。(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9.2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