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食安攸關學童權益,朝野立委催生《營養午餐專法》,統一全國收費標準、供餐規範並確保有營養師把關,今年共23個提案版本,但教育部以《財劃法》尚在釋憲為由,暫緩提行政院版本;藍白痛批執政黨政治操作,連學童健康也不放過,「人民選一個只會選舉卻不會做事的政府,有何意義?」
本屆藍綠立委提出多項「學校午餐法制化」草案,但該如何分配營養午餐財源,中央地方仍無共識,教育部再以新《財劃法》影響中央財政、尚未與地方政府協調財源為由,政院版草案持續難產。
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在立院備詢時表示,教育部雖擬具「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午餐及飲食教育條例草案」,但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我國學校午餐業務屬地方自治項目,且去年《財劃法》修正,原本教育部每年相關補助約74億元將回歸由地方負擔,另新增的營養師、午餐執行祕書專職化及廚房設備等逾26億元,總計超過百億元將由地方負擔,需進一步協調。
國民黨立委萬美玲痛批,校園食安問題不能作為政治角力的籌碼,教育部2019年就說要訂《學校營養午餐專法》,行政院至今仍拖延不提政院版,企圖綁架孩子的健康作為大罷免柴火,令人遺憾與憤怒。
藍委陳玉珍也指,中央政府若認為缺經費,可向立法院提案增加預算,在野刪預算究竟跟營養午餐專法有何關聯?這就是綠色執政的標準打法,各單位被上級要求什麼都推給刪預算,大概只差沒講「大罷免大成功」,整天攻擊對手陣營、搞大罷免,民眾選出一個只會選舉,卻不會做事的政府,有何意義?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強調,教育不容政治侵犯,也不該有任何顏色,賴政府最大問題就是將政治與民生混為一談,永遠政治算計,所有行為目的都指向大罷免,想方設法誤導民眾,把問題都推給藍白。
綠委陳秀寶直言,雖然受到《財劃法》倉卒修法的影響,中央需分更多預算給地方政府,但教育部應盡快跟各縣市政府溝通,並與教師、家長、學生團體交流意見,盡速提出院版《學校飲食法》草案,跟立委們的版本一起審議。
教文委員會召委、藍委葛如鈞呼籲,對於民生法案,希望大家摒除政治意識形態,跨黨派支持,將持續敦促行政院提出院版,孩童的健康不能犧牲。(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07.0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