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世界無菸日將至,今年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度連續兩年以「揭露菸商真面目」為倡議主軸,因為在許多國家,新興菸品電子煙、加熱菸使用率都已遠高於成人,而其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的瀏覽量早已超過34億次。台灣拒菸聯盟今(26)日以行動劇戳破菸商技倆,其一是魅惑行銷,不斷鼓吹年輕人抽電子煙才潮;二是造成假象的設計,把新興菸品設計成時髦的項鍊、吊飾等迷惑年輕人;最後則是添加各種風味,騙年輕人上鉤。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翰陽表示,最近熱鬧的東區以及年輕人偏愛出入的場所,常可見到標示「支持政府,立即徵收加熱菸菸捐」,行動車還附上QR CODE,不明究裡的年輕朋友想搞清楚它到底是在玩什麼把戲,結果一掃QR CODE就等於支持連署1票,掃2次就多2票,QR CODE裡面卻什麼都沒有,結果短短10天,不知所以然的年輕人就為菸商連署了24萬票。

更甚者,加熱菸促銷團體還透過街頭宣傳車以不實資訊誤導民眾,「只要開放加熱菸就沒有走私、就會年增200億菸捐稅、就每年有100億的癌症基金等等,事實上國健署已澄清,加熱菸上市可能影響的菸捐金額為20~30億,並非加熱菸促銷團體所稱的200億,也無法直接用於癌症、長照等支出。」

王翰陽說,台灣拒菸聯盟呼籲政府應立即出面澄清,並落實WHO今年最新保護年輕人的3個策略,包括:禁止加味菸、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用草緑色素面包裝,以及禁止網路行銷。

台灣共善促進協會秘書長張文昌表示,日前總統賴清德就職1周年,但其所提8年內要讓國人平均餘命從79歲提高到82歲的「健康台灣」政策,卻正面臨跳票的命運。因為國人十大死因幾乎都和吸菸有關,包含癌症、心臟病、中風及慢性肺病等,每年都有逾2萬人死於菸害, 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失去生命。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針對WHO提出7大有效的菸害防制策略,其中影響年輕人最深的禁止加味菸品台灣是零分,各種口味的新興菸品氾濫;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不及格(台灣菸品警示圖文面積僅50%,在全球已實施菸品警示圖文的國家排名倒數第16名);禁止網路行銷不及格,政府修法草案僅要求平台提自控報告,卻無罰則。

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秘書長唐仙美指出,WHO最新報告強調全球仍有3700萬名13~15歲的兒童使用菸草產品。為了下一代的健康,請賴總統「健康台灣」不能跳票,立即建立「衛生福利部新興菸品查緝平台」,確實控制新興菸品的魅惑行銷。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秘書長郭斐然醫師表示,國內十大死因皆與菸品有關,癌症則3分之1與菸品有關,上市加熱菸,就形同上市新的致癌物。加熱菸依然含有尼古丁,不但造成成癮、焦慮、憂鬰等心理問題,尼古丁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兇。WHO明確表示加熱菸沒有減少危害的效果,應禁止菸商以減害的名義行銷加熱菸。對於可能通過「健康風險評估」的加熱菸,政應立即採取行動,禁止菸商的誤導性宣傳。(時事新聞來源:風傳媒,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