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近期,金門某國中九年級的健康與體育考題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是因為考卷中出現多個極具爭議之處,還涉及到性別歧視和不當性行為等文字描寫,例如有題目提到:「人類社會有綠茶婊、渣男等詞語出現,代表人類社會比較支持哪種價值觀?…A.女人救世劍」、「低端網紅愛滋貓如果有愛滋,哪個行為是傳染力最低的?…C.請朋友喝新鮮的精液豆漿」、「母麻雀跟公麻雀說『下面羊死了』,然後公麻雀就強姦母麻雀,請問這種違反身體自主權的性衝動受下列哪一項的影響?」,以及「如果小三身上有性病…被興誠帶去傳染給元配…請問這種傳染形式是?…B六九式傳染…D.傳教士傳染」等極度不當的用字遣詞,而這類的提問或選項不僅是讓學生們感到羞辱,還引發對於教育內容與方式的質疑。誠然,這些考題原本是希望能夠推廣性教育與疾病預防知識,但卻因為選項的低俗和不適當的敘述,讓其教育的本意初衷完全失色,這也造成全社會對此有強烈的反應,認為不僅是對於學生的不尊重,更是對其教育專業性的一大挑戰;連帶地,此一事件也揭示現行教育體系中所存在的多重問題,包括出題者的專業素養、校方的審題機制,以及整體社會對性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等。

基本上,這些不當考題的出現,背後實則反映出來涵蓋教師之「個體」、審題機制之「制度」,及其性文化認知之「大環境」等多方面問題,這是因為:(一)首先,出題者的專業素養與倫理界線意識的缺失,乃是導致這一起另類校園事件的直接歸因,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性教育的內容與方法理應更為謹慎且具備科學性,但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對於性教育的理解認知,仍然停留在表面、主觀,缺乏深入的思考與研究,導致出題時無法把持應該要有的專業標準,如此一來,一線教師專業素養的養成歷程,實有通盤檢視之必要;(二)其次,校方的審題機制失靈,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理論上,學校理應對考題進行嚴格審核,以確保其內容的正確性和妥適性,然而,現實中,許多學校在審題時往往流於形式,未能對考題進行充分的評估、討論,致使出現不當考題,就此而言,制度設計的運作失靈,亦有其需要進行結構性檢討;(三)最後,社會文化背景對於性教育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和小覷,畢竟,在傳統文化的認知基模裡,性話題仍然是一項『離—公共化』和『去—公開化』的文化禁忌,這使得相關知識的傳遞受到限制,特別是當性教育的內容,被包裝成低俗的笑話或刻板印象時,更易導致全社會對於性教育的誤解偏見,進而影響性教育的質量。

針對上述問題,應該是要採取一系列改善對策的策進作為,以提升性教育的質量與效果,這其中包括有:(一)首先,應加強對於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培訓,特別是在性教育與衛生教育方面,提升教師們的專業素養與倫理意識,讓教師在性教育的內容與方法上,有其與時俱進的更深理解;(二)其次,校方應建立健全的審題機制,對於考題或題庫進行多層次的評估,這部分除了落實教師專業的審核機制外,亦可邀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犯罪預防學家等專業人士參與,以確保考題的內容不僅科學合理,且能夠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三)再則,應該加強性教育的全面性推廣,讓社會各界都能參與其中,尤其是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形成合作協力的一體三位,以共同推動性教育的普及化,這部分所攸關到家庭性教育知能的培力、充權,更屬必要,以讓家庭成為性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守護協助;(四)最後,應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反思,提升他們的公民素養,特別是在性教育的涵養過程中,不僅是要學習相關知識,更要讓新生世代習得批判性思考的自我反思,藉此了解『性—教育—性教育—全人教育』命題旨趣的真正意義。准此,在這裡的思辨針砭除了意指專業素養失能、倫理界線意識不清、誤解教育本質、欠缺性別平等意識、出題創意失控、校方審題機制失靈等偏向於個體和制度的範疇問題外,扣緊『大環境—制度—個體』的關照視野,何以隱含性暗示、低俗、歧視性字眼的這些不雅字眼,早已由來許久並且內化成為某種次文化的共通用語,此一擺盪於『衛道者』與『偽善者』之間的社會一把尺,相與關聯的刻度或齒痕,早已模糊、不清,這才是考察該起議題現象的關鍵所在。

總之,這次金門某國中健康與體育的考題爭議,相當程度上,暴露出當前性教育中存在的多重問題,這也讓為了有效提升性教育的質量,需要有從包括強化教育工作者專業素養,健全學校審題機制、推動全社會協力合作到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反思等多方面的關照切入,藉此真正落實現性教育的目的真義,從而讓莘莘學子們學生得以在健康且安全的性教育全人環境中茁壯、成長。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