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扣緊財政部統計處比較2001年、2013這二年綜合所得稅的申報情形,得出香與關聯的變遷意涵,而有其進一步深究討論的必要。

根據報稅資料顯示:整體來看,2013年綜所稅結算申報戶數已達600萬戶,相較於十二年前(2011年)的497萬戶,著實增加了103萬戶,成長的幅度高達二成多,連帶而來的分析進一步發現:2013年單身的申報戶達到311萬戶,已超過總申報戶的半數,比十二年前多了四成,換言之,多過於有配偶家庭的單身申報戶,已然成為主要的申報族群而出現「申報戶單身化現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申報稅戶成長二成多,但是,有偶戶的扶養人數卻是愈來愈少,這多少指陳出來因為生育率的逐年降低其及所導致扶養人數的逆勢下降;除此之外,和十二年前相比,20歲至30歲的申報戶所占比率也出現逐年減少的趨勢,相形之下31歲以上申報戶所占的比率則是逐年遞增,也就是說,呈現愈來愈老的「報稅戶中高年齡化現象」。

基本上,對於上述來自於申報資料的圖像舖陳,所指涉出來的還是包括單人、不婚、少生以及老化的客觀現象,事實上,該項整體社會事實有其愈來愈嚴重的變遷趨向,這才是問題的針砭所在,誠然,來自於從自然增加到社會增加抑或是拉力和推力的相互拉扯,這使得「申報戶單身化現象」、「申報戶有偶扶養人數減少化現象」或「報稅戶中高年齡化現象」,已經是高齡少子化、高教普及化以及年輕人晚進延遲就業化等交錯因素的預期性後果,尤有進者,以勞動族群為主的報稅資料,本身嚴謹性的完備周全,更是點明出來諸如少生遲死、晚進早退、高出低入等等人口結構的演進模式,這會是後續相關策進作為的目標管理所在,也就是說,從當事人到家戶親人、從單身家戶到有偶家庭以迄於從社會新鮮人到待退中高齡者,這些分類且分級的申報戶,不單單只是所得收入的經濟議題,而是有其從就學、就業、就醫到就養之需求評估與後設分析的整體性思辨。

總之,見微知末以看待該項綜所稅申報資料的變遷意涵,這也指陳出來要如何藉由不同的構面、變項或指標,以趨近於人口結構之於社會變遷的真實圖像勾勒,就此而言,大數據的資料庫建檔及其結構性探究,實屬必要,連帶而來的是,從課徵綜所稅到租稅手段以迄於所得重分配的機制設計,這更是接踵而來的變革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