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2018年的地方選舉業已告一段落,只不過,相與對應的公民政治意涵,卻是有它回歸到民主政治之於『究責』、公民社會之於『盡責』以及世代薪傳之於『負責』的嚴肅提問,這是因為:

首先關乎到的是民主政治之於『究責』的命題思考,對此,選後的第一時間如何為敗選設置停損點,這自當是有它回歸到個人榮枯、執政責信及其政黨競爭的綜融考量,但是,何以地方選舉的勝負,卻是要提升至中央政府的總統府或行政內閣層級,這多少突顯出來之於憲政架構而來的權責劃分未清以及機制設計未明,以至於讓樹倒猢猻散的加惡效應,有如是政黨輪替般地全面潰堤;連帶地,該種究責的認知基模,對應於過錯卻是由下而上的追究模式,似乎也說明從這次地方選舉的期中考死當到僅二年不到中央大選的過關與否,這當中還是存在諸多的干擾變項,只不過,還原回到常在我心的民主政治宏規,那麼,成王之一方如何因勢利導於加速必要的相關變革,以及敗選之一造又要如何記取內政不修的諸多失靈情形,藉此讓民主政治的代議選舉不單單只是限縮在候選人君子之爭的個體層次,而是要有從地方到中央、從勝方到輸家、從選前到選後、從連任到獲勝以及從戰略到戰術的多方思辨。

准此,在這裡的考察真義指陳出來的乃是中央執政黨不妨借力使力於召開所謂的朝野國是會議,從而廓清這一場地方選舉背後所可能牽絆包括兩岸外交、國際經濟、生態能源等等的結構性環境意涵,否則,將地方選舉拉高至中央訴求及其全國大選被窄化為區域政策支票的突兀景象,自然也不會是少數的特殊情形。

其次是關乎到公民社會之於『盡責』的命題思考,這部分除卻選前及其投票當下的判準為何等等的論述思辨,糾結於從打天下到治理天下、從人治到法治乃甚至於從個人特質的神聖魅力領導到典章制度的法理型權威,彰顯出來的是台灣一地尚未跳脫「一君萬民」的家天下格局,如此一來,無論是不耐久候的施政賞味期抑或是修為沉潛的徐圖再起,倘若還是無法建構「修身-齊家-社群-治國-平天下」的運作框架,那麼,時勢造英雄及其梟雄成狗熊的戲碼,依舊會周而復始於當代台灣通過儀式般的各項代議政治選舉。

冀此,公民社會要如何得以超脫政治性、幫派性以及地域性的特定屬性,這多少指陳出來藍綠之外的顏色光譜,台灣還是處於摸索之中的『無知之幕』,如此一來,選民自身的稱職角色扮演,更是需要去檢視背後所潛藏包括順民、子民或暴民相關的公民教育素養,遠地不說,激情過後以嚴肅檢驗相關政見的可行性,那麼,除了議會本身的制衡力量外,中介的第三勢力又要如何找出專業監督與社會制裁的機制設計?

最後,這一次的地方選舉,相當程度上揭露出來的是包括中高齡、中南部、中產階級抑或是中間選民長期積累出來的情緒反撲,如此一來,除了有所覺悟而來的自為反思,傳統貧富之間的階級鬥爭是否蛻變成為資源配置的世代嫌隙,這使得東西南北的漂泊行徑,已然惡化成為某種安身立命的生存困境,如此一來,世代薪傳之於『負責』的命題思考,說明了推動社會性修復工程的策進作為,是有它嚴肅面對的必要;連帶地,創造財富而來的議題發想,更是直指累積財富與共享財富的願景藍圖,更遑論對於樂業安居的人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