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 Yard Effect,簡稱為NIMBY Effect)

鄰避症候群或稱鄰避效應、鄰避情結、保家症候、寧避症候群、嫌惡設施或我家後院理論等,是一個形容新發展計劃受到該區或鄰近地區居民反對的貶義詞語,此一概念係於1980年代由英國Nicholas Ridley所使用,之後的延伸性運用則是指涉出來設施可為廣大民眾帶來利益,但卻是須由當地居民承受危害而導致抗爭現象,比如核電廠、焚化爐、監獄、掩埋場等,以台灣社會為例,諸如掩埋場、焚化爐及核電廠等設施設廠所引起的抗爭經常可見,不過,「鄰避效應」並非台灣所獨有,各民主國家皆有因環保意識的提昇,或者利害關係的權衡而不斷發生,至於,影響民眾是否接受鄰避設施主要考量除了補償外,還包括設施風險認知、設置決策程序、設廠者被信任度、公平性、設施需求度、社會壓力、公民責任心、社會經濟等因素,當然,如何從「鄰避情結」的問題糾葛轉型成為「迎臂效應」(Yes In My Backyard Effect,簡稱 YIMBY Effect)」的正面影響,乃是當代社會亟須深思的變遷議題。

參考來源:朱琦文(1990)。「環境污染事件之發生對於土地利用模式轉變之影 響」。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概念:嫌惡設施、社區工作、迎臂效應
(本則小百科由陳佳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