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1124

2015-10-02~2015-11-24
見習生:楊從主

(一)學習社工的有信心的態度:社工熱心地鼓勵激勵我。
我會給自己壓力,擔心不能在八德區家訪時準時抵達案家。沒有e工具的我,利用小字條畫上小地圖夾在機車後照鏡代替「導航」,但是還是在某路上遇見路名更改但電子地圖未更新資料以至迷路的窘事。但是熱心的社工知悉後,照常激勵我:「出門訪視是沒問題的,有事要打電話回來請求支援。」故我在小弄小衖找路時,無論是向左轉或是向右轉,總是先相信一定會準時地抵達案家。更針對各樣天候、預習案情訪視所需、交通規則等,改良小字條內容輔助這段突訪的路程。一案又一案的小導航字條貼滿一本25K的見習筆記本。結束見習時,筆記本中有30案家訪地圖及工作紀錄字條。

(二)學習個案工作的會談技巧:
1.「完」的操作型定義。
在會談時,曾有面對案主因經歷事件拒絕期而生氣或痛哭,總會想到督導說:「讓他(她)哭出來,哭完吧,不要因此急著結束訪視而打斷他(她)」。
第一次家訪面對突然痛哭的案主,我一點心裡準備都沒有,只能摟住她,心裡擔心下一步怎麼辦,看到哭泣釋放一個人深層地恐懼,不能預估案主此時此刻要走多久的心理時間才能稍微緩和情緒。雖然自我覺察未有移情作用,但不知道自己行為的妥適性為何。心中察覺案主許多內在的壓力及憤怒正透過顫抖的身體傳到我的手心。案主的哭泣是完成他心理歷程的某一種神聖的儀式,若社工因已收集到資料而決定此時中止案主表露情緒,完成的僅有社工所需的處遇而已。感謝督導及案主教導我「完」的定義。

2.社工師徒制的訓練模式。
督導安排一個基礎型關懷弱勢家庭方案,請社工帶領我執行初聯、初訪、初評、撰寫專業型紀錄,完成檔案的訓練。五位社工花了許多心思訓練我學習問題導向式任務解決技術。從一案反覆地研討,不僅是細心及嚴謹的教學態度,對於不同社工工作的哲思與處遇技術,令我大開眼界,更是獲益良多。同時,督導指導我從社工的紀錄中檢視觀察問題的角度、擬定處遇計畫的差異,分析每案的優點,這些訓練內容皆成為我的學習鷹架。故,當我面對不同案家多元化的家庭狀況,可以較快速地、有信心地繼續會談。

見習時,社工們亦為我安排新案或舊案、老者或婦幼、遊民或福利身份的機構諮詢服務對象,訓練我再發展出新的會談結構式技術,使我避免江郎才盡的困窘。首幾案,社工提供我案主個案摘要、陪伴我進行會談、教導我各類資訊蒐集技巧、介入會談並修正處遇、批改諮詢紀錄。一週之後社工逐步成為觀察者角色,循序漸進地到我能獨自操作整個服務輸送過程。

十分感謝督導安排五位好師傅帶領我走過擔任一位全職社工的職場適應不安心理期,不僅傳授專業技術、熱情的工作態度,並且常常鼓勵我,讓我成為一位有信心進入社會工作職域的新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