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台灣的一人戶近163萬戶,占全台家戶數的比重已來到22%,除此之外,一人戶的數量,只比兩人戶略少3,340戶,而居全 台第二大的家庭組成,換言之,獨居戶顯然是會成為未來台灣家庭結構的最大主流,就此而言,相應於快速社會變遷而來諸多家庭變異型態及其運作內涵,是有它進 一步深究的必要。

基本上,扣緊不同時空脈絡的變遷發展,這使得從過去的多代家庭演變到三代家庭、二代家庭、一代家庭、一人家庭以迄於最後多人的機構家庭,點明出來關乎到家 庭本身的組成、內涵與功能,已經是出現了量質俱變的發展趨向,於此同時,包括核心家庭、夫婦家庭、隔代家庭、單親家庭、多元文化家庭、通勤家庭、兩岸家 庭、少子女家庭家庭、獨生子女家庭以迄於一人或單身的獨居家庭,彰顯了對於『家庭』的概念解讀,會是一項含蓋對象別、議題別、事件別、歷程別以及類型別的 綜融性考察,就此而言,要如何將獨居家庭作為某種客觀的社會事實,以進一步地擴及其它非典型或非主流的家庭樣態,從而爬梳出來一種和合分殊的家庭政策及其 相與關聯的家庭福利服務體系,這將會是針砭該項議題現象所應該要有的戰略性思考!?

至於,直接鎖定一人戶之「獨居家庭」的論述解讀,那麼,也要將構造原因、演變發展及其衝擊影響,以進行所應該要有的串聯性思考,畢竟,所謂的「獨居家庭」 既是一種的事實後果,但也是一項攸關到後續發展的催化因素,就此而言,糾雜著高齡化、晚婚化、少子化、單親化、不婚化等等的變遷趨勢,指陳出來的是關涉到 「獨居家庭」一詞的複合性變項,癥結點就不單單只是聚焦在一人或二人的獨自居住情形,而是來自於婚姻選擇、生育模式、家庭組成、居住型態、養老安排而來的 不同支持網絡,宜要有它分類且分級的對應策略;連帶地,因應於個人老化所招致獨居家庭脆弱化的生活性需求和規範性風險,那麼,一套安全的守護機制,是要擴 及至到宅式、在地性抑或是入住型等等不同的現金給付、方案

項目與服務平台的通盤性規劃,就此而言,從老窩到老本、老身、老伴、老友或老趣的多方檢視,突顯了要如何正視「獨居家庭」的風險評估管理,會是探究問題的真義所在。

總之,當獨居家庭比重占了所有家庭類型的五分之一,此一經驗現象,亦隱含某種的發展性危機,特別是獨居現象所相伴隨而來的個人老化和家庭老化,那麼,從獨 居家庭到獨居老人家庭,就不僅止於一字之差,而是在一線之隔的背後,又直指那些所應該要有的積極性策進作為,畢竟,從最狹義的65歲單身獨居到倆老同住但 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與子女同戶籍但未經常同住、與女子同住但子女無生活自理能力到團體家庭的單人宿舍,所謂獨居或獨老以及獨居或獨立,就不只是限縮在 民政系統的戶籍單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