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根據國發會的推算,台灣一地從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雖然是花了25年的時間,但是,卻是只要短短的7年,台灣地區便從高齡社會進入所謂的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society),老化速度之快將遠遠領先其它的先進國家,就此而言,從人口海嘯到安可城市以迄於友善環境的議題現象,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誠然,去試想:十年以後的台灣社會,屆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增加到近180萬名;走在馬路上的行人,每 五人就有一人是超過65歲的所謂「安可一族」,至於,老年人口也會是幼年人口的一倍以上,工作人口對於老年人口的扶老比在十年之內步地也會增加近一倍,對此,平均每三個的工作人口就要扶養一個老人的生養負擔,再加上生命週期而來的老化歷程,每四個的工作主力人口中,更有一人的年齡是超過55歲的中高年齡層,如此相互拉扯的衝擊影響,點明了高齡少子女化的社會事實,已然是一項全面性與整體性的國家安全議題,以此觀之,鑑往知來以檢視從「安可一族」、「安可城市」到「安可人生」的變遷現象,是有綜融考察的必要。

 

  僅從各個縣市安可城市的發展指標來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之於14歲 以下之幼年人口的老化指數比較,那麼,在六都之中,係以台北市和高雄市這二個直轄市的比例較為嚴重,至於,其它非直轄市的縣市比較,則是以農業型態的嘉義 縣、雲林縣、南投縣與屏東縣,呈顯偏高的老化指數,除此之外,花東與離島縣市在老化情形的惡性發展上,也是不遑多讓,最後,位處於都會型態的基隆市以及新 竹市,這兩者之間過高與較低的老化指數對照,自當是有它值得深究之處。

 

  准 此,單就老化這一項的客觀指標,所透發出的結構性意義,是需要分類與分級的論述探究,畢竟,北高這兩個相對成熟的都會城市,重點就不全然只是限縮在生育模 式而來的幼年人口增減,而是醫療條件及其公衛水準所建構縝密的健康保健體系,自然是可以達到吸納老年人口遷入進住的拉力誘因,相形之下的農業縣市,生養環 境的競爭挑戰,也是讓自然性與社會性這兩股的降減力量,以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此而言,從老化指數單一指標的變化情形,背後實則隱含的是包括政 治、經濟與社會的諸多影響因素,因此,相關聯的各種解套與配套措施,也應該是超脫狹隘層面的通盤考量。

 

  就 以從「安可一族」、「安可城市」到「安可人生」的變遷現象為例,從長者個體的角度觀之,那麼,諸如就醫、就養到就業而來的需求滿足與風險規避,要如何兼顧 到生理層次的健康老化,心理層次的智慧老化以及社會層次的樂齡老化的整體性規劃?連帶地,訴諸於健康促進以及社會參與的老人福利關懷旨趣,那麼,又要如何 正視到當前台灣社會從多代家庭、三代家庭、隔代家庭、二代家庭、同代家庭、二人家庭、獨老家庭到機構家庭的變遷事實,藉此思索各種可能的選擇出路,畢竟, 少了些親情的支持陪伴,向晚的黃昏,要如何得以挹注更多揮灑人生的動力能量?因此,所謂『大手牽小手、幸福來相守』之「代間同堂、祖孫成長、老人樂齡與幼兒樂活」的共樂社會,將會是推動友善生活環境的可行切入方向!

 

  總 之,相迎於人口海嘯而來之安可城市的社會工程建構,這已然是一項迫在眉睫的變革課題,就此而言,老化的現象議題,就不僅止於生理範疇或個別境遇,而是在老 有所養或老有所終的背後,是否隱含著某種個人不平等、家庭不平等、縣市不平等、區域不平等抑或是社會不平等的階層化現象,以此觀之,安可城市的階層惡質深 化情形,這才是問題的針砭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