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瑄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新冠疫情從2020年起迄今,持續影響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造成世界數億人確診及數百萬人死亡,長期以來由人類所主宰的生態秩序已經不在專斷獨行,疫情的時代,人類反而不得不向病毒低頭,追逐著病毒變化的速度,藉此試著與病毒們對抗。

疫情期間,各國家展現醫學、公共衛生及經濟的實力,以因應不斷變異的病毒株,大國持續製作疫苗或是販賣疫苗,小國則是購買疫苗抑或接受贈與,臺灣將自己的定位為何,當可從政府防疫策略變化看出若干端倪,誠然,臺灣的醫療水準名列世界排名的前段班,兼具有對抗SARS或相關流行病毒的實戰經驗,在疫情逐步蔓延世界各地的初期,臺灣透過長期建立的醫療機制及專業人員,在政府積極宣導遵守社交距離與載口罩的各項規範底下,前期可說是「策略有效,抗疫有成」,然而,每日下午二點定時的直播疫情報告,有一段時間的每日「+0」,看似正常無受影響的生活,這與國外封城、限制場所出入、囤積日常生活用品等新聞報導,形成強烈對比,國人對政府表現給予肯定。

直到去年(2021年)3月機師染疫和某個群聚案,及其後續放寬「3+11」的隔離期間規定,致使疫情出現破口,確診的人數也不再是「+0」,逐漸變成「+100」、「+300」及「死亡案例升高」時,基本的政令宣導戴口罩及保持室內1.5公尺以上距離、梅花座等社交規範,已經無法平息日漸恐慌的民心,政府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緊急購買疫苗或與鄰國簽約等作為,這就是政府所謂的「超前部署」的行動?以「黑天鵝」形容疫情危機的出現,我們輕忽疫情逐漸惡化,不靠疫苗就有能力與病毒對抗?去年落後世界腳步的臺灣,業已出現集體認知失調問題,印證了「灰犀牛效應」的命題旨趣。

防疫期間政府透過網路科技下發展的資訊平台、APP工具及社群媒體群組,借力使力,以單一管道不斷傳送資訊給社會大眾,建構人民認識「新冠疫情」、「防疫規定」及「如何防疫」的認知基模,伴隨而來的則是各產業快速因應調整的工作模式、上學模式、消費模式及生活模式,不過,付出的代價也讓臺灣在疫情嚴峻時期,歷經口罩之亂、囤積日常生活用品之亂、疫苗預約平台負荷當機之亂、急難紓困方案1957專線之亂,直到疫苗穩定開始分年齡排隊施打後,才又逐漸拉回生活的平衡。

值得留意的是,疫情至今並沒有消失,有了一次的三級警戒,政府無法有信心向民眾拍保證不會再經歷另外一次,至於,面對Omicron的新型變異株,多數確診者的症狀已為輕症或無症狀,以至於出現「清零」或「共存」兩種不同的公衛防疫選項,這其中的中國政府選擇以「清零」來控制上海疫情,臺灣則是選擇「與病毒共存」,掃描近1年的「實聯制」,也正式走入歷史,對此,以社會心理及團體動力的四大面向概念,回過頭來思考2年下來政府防疫作為下的集體互動模式變化、民眾面對抗疫凝聚力的變化,發現:政府係以諸如「自主健康管理」、「在家快篩」、「3+4上路」等口號式政令,來不斷改變民眾「抗疫」的認知基模,從原本的「政府集體控管」引導走向「抗疫民眾化」,逐漸浮現有隱匿消息、不知情、便宜行事等亂象,就此而言,如何建立起良好且集體的抗疫素養文化,在在考驗我們面對社會及個人脆弱的認知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