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波未平但卻是一波又起的疫情惡化狀況,業已從北部蔓延到中南部、從個人居家到廠工企業、從快篩確診到偏高的致死率,如此一來,在這裡的聚焦點就不全然在於到底要到那時候,才可以施打得到疫苗,而是糾結著需求難以滿足和風險無法規避的「疫情年代」,究竟隱含那些社會安全機制設計及其結構性限制的全球化變遷意涵。

誠然,文明昌盛致使當代人類社會安全的體系建構,已然有其相與對應於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福利津貼與福利服務的完備建構,只不過,相關的機制設計,主要還是以個人主義、承平時期、勞動社會及其集體力量,藉此規避個人所較無法滿足或難以承受的基本需求(need)與人身風險(risk),如此一來,扣緊包括生命事件、生命週期、生命歷程而來的食、衣、住、行、育、樂抑或是生、死、老、殘、傷、疾等類別、危險和配套不一的因應措施,總是建基於強制納保、大數法則、危險分擔、精算法則以及國家最終責任的思維邏輯,從而追求一種福國利民的理想境界。

殊不知,過往二、三百年的尋常運作,也因為這一次的COVID-19而面臨到系統失靈與通盤崩解的發展性危機,究其緣由,無外乎是幾百年下來的全球化縝密程度,早已超出想像之中的綿密,換言之,風險的概念內涵,業已從個人、家庭、地區、社會、國家,迅速擴充至地緣、區域以迄於漫無邊際的地球村,而此一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已然不再如同傳統聚落或工業革命般的有機連帶(organic solidarity)與機械連帶(mechanic solidarity),而是要如何找出四海一家全球化的新連帶基礎(new social solidarity)。

冀此,展現於眼前的斷然不是欣羨於先進國家的解封,而是變種株的失控疫情,終究會因為結構性使然的全球分工,而讓疫情災害跨國界,成為再一次的輪迴宿命,如此一來,疫苗接種的注射與否,理當不是個人、國家的貧富階層深化使然,而是有無覺察到疫情的蔓延,還是會在掉以輕心的人性、資源配置不公的制度以及地球村的生態環境,找到爆發的可能破口;連帶地,世界新秩序的解構、重構與新構,實屬必然和迫切,也不再逕自於軍事、政治、經濟等硬霸權的您爭我奪,畢竟,爆發於地球村的這一次疫情災害,某種程度上,各個國家反而出現的是您逃我躲的封境閉關景象,更遑論於俗民百姓之於一時半載不方便的生活需求及其罹病致死與共情傷害的人身不安全。

准此,在這裡的考察真義點明出來COVID-19的疫災,已然是打破了需求與風險截然有別的分界線,進而出現的是兩者彼此拉扯相乘所產生的「需求風險化」與「風險需求化」的雙重弔詭,也就是說,當解封之日的遙遙無期,基本生活需求的必要滿足,不再如同過往般,短期之內便可以有所解套,相反地,產銷、勞動、收入抑或是國際分工等生態環境限制,也讓滿足需求成為一項未定之天的棘手難題;連帶地,生病老死等個人風險,也不再如同個別的生命遭遇般有其一定的生命週期模式,而是當注射疫苗的基本需求,直接取代了個人健康自主管理的不幸境遇,這也讓人身的不安全,遽然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風險事件。

總之,持續上映的「疫情年代」,劇情的展演依舊是撲溯迷離且難以辨明最終的結局,但是,從「疫情年代」到「後疫情時代」的變革工程,卻也是包括個人、社會、政府以及世界霸權在內所要面對的自為功課,遠地不說,花錢似流水般的疫災財政缺口,似乎也成為了另類的疫害,而有待創新政府或公民政治,嚴肅以對該項財政懸崖的惡化趨勢。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