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第三級疫情警戒第一階段的停課期限,將於今日(五月二十八號)告一段落,迎接而來的卻不是令人雀躍的全面性解封,而是又要再一次延長14天,只是,從延長一次到究竟還會有多少次,抑或是有無可能持續加速惡化,並且提升到第四級疫情警戒的全臺停課停班,更遑論於報導說有可能要到今年的冬天或明年春天之際,才會讓疫情獲致一定程度的有效控管;連帶地,口罩防疫的道德性自為,總比不上接種防疫應影涵蓋率的實際效果,特別是從疫苗的品項、種類、數量到實際的注射疫苗,依舊還是停留在鏡花水月般不可捉摸的意境想像,如此一來,糾結於主觀、客觀;直接、間接;外顯、內隱;短期、中長期抑或是從島內到地緣以迄於全球化疫情趨勢和防疫進度,臺灣似乎沒有樂觀的條件,以此觀之,如何安住身心靈,乃是一項每個人要去面對的己身功課。

誠然,處於資訊社會的競爭時代裡,達達的馬蹄所踏印的,不再只是一個美麗的錯誤,而是歸人如您、我,總要在不同的時空、場域、環境,扮演多重的過客角色,如此一來,軟性戒嚴般的自我阻絕於過往的紅塵世界,更是讓已經習得的慣性步調,亂了譜且走了樣,的確,對於當代的世界公民來說,網絡世界的相關連結互動不會是太過陌生,但是,以往藉由科技創造以滿足人性的不同需求,剎那之間,拿回主導或主控權的網友、鍵民、鼠輩,卻反而迷亂於炫目的科技天地甚或是不知所措,這個道理就有如少了留白的畫布,過去總覺得有責任義務要去填滿豐富的人生圖像,如今,欠缺一小塊的私密空間,進退之間,需要的是解構、重構與新構的轉化性轉化,從而迎接所謂的『後疫情時代』。

遠地不說,過多的資訊,除了正確、充分、及時、完整和對稱等既存的問題外,公民的數位素養,才是關鍵所在,只是,從過去的瞬間到如今的眼尖,尚未有所轉換之際,組群之間或之內的情緒拉扯,反而是更形決裂,誠然,簡單過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異動以及讓擁擠不堪的爆炸資訊,暫時定格於此時和此際,考察的針砭不在於零與一之間的零和關係,而是如何順勢利導於當,下因為多些了自在空間與時間,而不用急乎乎於逕自選擇或有所表態;連帶地,倘若過往面對面的實體教學,都無法有效溝通的話,是否可以趁此去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抑或是因為遠距離所產生的自我防衛機制,以找出造成學習限制的可能破口,至少,關乎到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直指出來的會是:沒有不良的師生關係,只有不佳的師生互動,是否能夠藉由網路平台的互為分享,以找到後疫情時代新的互動模式,網路也就有如敲鐘的法器般,敲鐘的力道大小,決定了迴腸蕩氣且不絕如縷餘音的迴響鐘聲。

最後,告別14天的第一階段停課不停學生活,除了是處於好奇自處的新鮮期外,接續於第二階段期末考核及其已然是如同提早放假的自我解放,那麼,除了對於政治病毒、社會病毒、經濟病毒、兩岸病毒的關注外,如何超脫心理病毒、認知病毒抑或是另類無形的靈質病毒,這部分的關懷意旨,將會是防疫期間,值得嚴肅看待的一項社會心理集叢現象,遠的不說,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彼此的較勁或相互的讓位,造成困擾的是又豈止於如常生活的紊亂重組或自律神經的失調,而是攸關到身心靈的整個生活世界,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調性,要遑論於距離的美感,也會因為短期內的共處,而成為一種含怨和諧的『隱形家暴』。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