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多個民間團體在立法院前召開記者會,喊出『要照顧家人,也要工作』的訴求口號,要求勞動部盡速提出修法版本,制定有薪且彈性的長期照顧安排假。只不過,勞動部回以長照安排假牽涉範圍廣泛,仍需審慎評估,這使得相與衍生出來的長照多元主義及其照顧社會的概念內涵,是有加以爬梳、釐清之必要。

基本上,福利多元主義的關懷意旨,套用於長期照顧的議題現象,亦有它不可迴避的相關發想,誠然,來自於個人或家庭的「世代移轉」、經濟商品的「市場消費」、公益團體的「志願服務」以及國家機器的「法定作為」,雖說是各安其位。但是,相與關聯的布置措施,終究是無法有效滿足長期照顧的基本需求,尤有進者,侷限於家庭結構的量質俱弱、消費服務的制度設計牽絆、志願服務的力有未逮以及國家機器的亂了章法,如此一來,不僅是如何長照亂象無法設置停損點,更因為制度設計的運作失靈及其結構性環境限制未解,致使當前臺灣的長照圖像,更豈止於亂象一詞可以了得,連帶地,環視於金流、人流、物流、資訊流等長照運作架構,終究因為意識形態的認知基模,包括採行的是經費預算的編列手段,而非是回歸到權利義務對稱的社會保險機制設計;凸顯的是凌亂且多樣的人事管理,忽略了長治久安的人力資源管理;未能正視從居家、社區到機構的運作利基,致使長照機構的管理、經營,多少還是對賭於業者一方的各顯神通,如此一來,空轉且耗損的長照量能或能量,並沒有回應臺灣社會該有的文明化內涵。准此,在這裡的思辨真義就不全然是如何從上述各個長照支柱,以找出彼此之間的比例原則和衡平關係,而是福利國家如臺灣,要如何藉由公共化、准公共化、公立法、私有化、民營化、市場化、自願化抑或是社群組合化的長照政策定調,以讓臺灣的長照布建,得以回歸到從家庭到社區或地域之於福利服務範疇的有效輸送。

事實上,上述的長照四大支柱,自當有其來自於工具層次的供給需求、經濟效率、社會效能和情感連帶的綜融考量,只不過,這些的下層結構,除卻技術操作或是政治考量外,如何讓隱而未現之上層結構的文化認知基模或公民社會,得以產生創造性轉化的蛻變效果,畢竟,扣緊認知行為、態度技巧與知識、消化內化和轉化等等轉變機制,臺灣一地的長照圖像,多少還是侷限於私性社會、天邊孝子、牆外家屬、道德危機、福利依賴及其民粹施政的運作困境,如此一來,快速到來的「後高齡社會」,早已讓長期照顧的各項棘手難題,超前於『照顧社會』的應有布建,換言之,倘若認知行為等面向,無法增生所應該要有的『照顧素養』及其權利行使和責任義務的對稱關係,那麼,臺灣一地的長照遠景,又豈止於怨景一詞可以了得。

總之,長照議題理當是要超越意識形態、政黨理念的對立性思維,職是之故,如何有其理性的言談情境和公共論述,藉此梳理臺灣長照『變』、『不變』、『可行』、『不可行』、『可為』、『不可為』、『唯一』、『多元』以及『預期性』和『非預期性』的長照變革作為。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