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
📚七字箴言看時事
01.道德教育福原愛
02.新冠肺炎破千例
03.自行到案免具保
04.滿載而鮭捐款去
05.搶先注射拚頭香
06.老宅囚困老人家
07.豈止於一個老字
08.調降幼園師生比
09.三新防禦大學生
10.高中模擬處決犯
11.醫護接種落差大
12.吹皺春水英檢定
13.是否給看育幼院
14.大學建物B O T
15.職災保險專法化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三月份的第五周(2021.03.29)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道德教育福原愛」、「新冠肺炎破千例」、「自行到案免具保」、「滿載而鮭捐款去」、「搶先注射拚頭香」、「老宅囚困老人家」、「豈止於一個老字」、「調降幼園師生比」、「三新防禦大學生」、「高中模擬處決犯」、「醫護接種落差大」、「吹皺春水英檢定」、「是否給看育幼院」、「大學建物B O T」以及「職災保險專法化」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道德教育福原愛」,從小隨著母親練習桌球,之後她一路拿下奧運獎牌,這樣勵志的故事,也讓福原愛登上日本小學2年級道德教育的教科書,不過,被爆出的爭議事件,更讓她的形象受損,不少家長反映是否還適合放在教科書中,只是,道德教育的概念內涵及其操作運作,是有加以商榷、議論之處;「新冠肺炎破千例」,加上新增6例的境外移入確定病例,臺灣一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正式突破一千例,雖然一年之多的防疫成果,塑立優秀的防疫典範,但是,隨其從口罩防疫到疫苗防疫以迄於從封疆到解境的全球化接軌步划,第二波的防疫工程,才正要開始;「自行到案免具保」,受到疫情影響,東南亞部分國家航班停飛、減班,國內逾期居留的外籍移工無法遣送離境,擠爆了移民署各地的收容中心,對此,移民署採取自行到案或台籍人士作保方式,以讓移工可以暫時離開收容所,只不過,這項的權宜措施,卻成了在台移工非法打工的助力;「滿載而鮭捐款去」,有一位改名為『周士恩覺得鮭魚湯豪豪喝』的男大學生,將自己吃壽司省下來的餐費另行加碼到一萬元,以捐給數個公益團體,更喊出『取之於鮭魚,用之於社會』,除了暖心動人的表相作用,亦有它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辨;「搶先注射拚頭香」,三月二十二是臺灣購置並且接種AZ疫苗的第一天,雖然有行政院長帶頭注射的示範作用,但是,對於疫苗的安全顧慮、保護效果的多所考量及其涵蓋比例的集體免疫存疑,在在點明出來注射疫苗之後的相關作為,將會是接踵而來的觀察重點。

其次,「老宅囚困老人家」,針對全台有近43萬名的長者是居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一事,如何避免因為沒有電梯的基本配備,而讓此一「老障」現象背後所夾帶的老身、老殘、老本、老友、老趣、老去,產生累積性剝奪、制度性障礙、社會性排除和衝擊性影響的連鎖效應,針砭之處就不在於『下不了的床、踏不上的地面、跨不過的梯階、出不了的門檻、就不了的醫治以及無法擁有的正常生活』之老權訴求,而是扣緊『理念-政策-立法-行政-福利服務』的老人權益維護架構,有無去正視到這不只是個別的長者或單一的特定需求事宜,而是一項後高齡社會的老化變革工程;「豈止於一個老字」,相迎於加快的老化速度,這使得包括老人、老障、老身、老本、老窩、老友、老趣、老虐、老保、老力、老立、老權抑或是老去的諸多娑婆現象,這又豈止是一個『老』字可以了得;「調降幼園師生比」,少子化嚴峻,國中小入學人數連年降,連帶師生比也降低,但是,幼兒園的師生比近40年卻都是維持在1比15,教師團體呼籲應將全國公、私立幼兒園的師生比調降到1比12,只是,相與衍生的經營成本和幼教品質,會是議題現象的針砭所在;「三新防禦大學生」,為了加強大學生防禦駕駛、路權禮讓等安全觀念,台中市警局交通大隊進入校園,舉辦大學生安全駕駛體驗活動,以機車安全騎乘技巧、大型車實境體驗以及交通事故實例分析等多元方式,教導大學生如何安全正確的騎乘機車;「高中模擬處決犯」,台中一間高中的「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選修課程,學生竟以水彈槍模擬戰場情境,並且對著站在牆邊的同學作出類似處決的動作,這樣的場景除了確實不妥外,學校端的把關機制更有檢討空間。

最後,「醫護接種落差大」,原調查醫護人員施打意願為三至四成有接種願意,但是,施打的首日卻是僅接種1,578劑,其中多達六縣市僅打出一瓶疫苗,此一信心危機及其疫苗防護不足的問題依舊;「吹皺春水英檢定」,對於各項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是否要增列通過英語檢定以作為應考的資格條件一事,主管機關考選部回應表示此案尚未取得共識,只不過,上述的行政霸權或專業霸道行徑,也顯現在人群服務學門領域的專業社群,遠地不說,從體制出身的『科班社工』之於學分班性質的『學士後社工』,早已因為累積性剝奪、制度性障礙、社會性排除及其衝擊性影響,造成兩者在其資源配置、專業養成、資格取得抑或是從業身分,出現了職業類別階層深化的迷亂現象,如此一來,從舊制的七科、20學分、一次實習以擴充至十五科、45學分和二次實習的『學士後社工』變革作為,顯露出來的倒不是因為正視學士後社工的社會性貢獻,而給予應該要有的積極性差別待遇,反而是層層堆疊、環環相扣的遊戲規則,造就了從專技社工師、社工師、公職社工師、社工員、科班社工、學士後社工抑或是助理社工的階層霸凌情事,如此一來,又要如何回應於案主『最佳利益』的關懷意旨;「是否給看育幼院」,安置機構如育幼院是否要開放給外界參觀,一直都是存有疑慮,畢竟,從個資的私密到最佳利益意旨,點明出來開放參觀的用意為何,以及又會增生那些後果或能否提升進程的文明內涵,在在都有商榷之處;「大學建物B O T」,台北大學校本部遷校三峽後,台北市區內的校地荒廢,近期接連將兩大校區BOT給外部單位,而遭到學生批評有淪為『校地淪租界』且限縮學習空間之嫌,對此,教育部表示,鼓勵國立大學活化校地,只要是使用目的和教學有關,且不拖垮該校的財務,經教育部同意後就可招商,顯然,從高教的生存危機、學生的受教權益到閒置校地的活化等議題,是有通盤檢討之必要;「職災保險專法化」,行政院院會通過勞動部所提〈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將勞工職災保險單獨立法,4人以下微型公司納入強制加保範圍,約33萬名勞工受惠,至於,勞工的傷病、醫療、死亡或失能的給付也都全面提高,會有1,057萬名的勞工受惠,只是,該項出事之後的保障措施,如何超前部署於事前之勞動條件和友善環境的策進作為。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台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