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貽雯
(中國文化大學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壽司郎於3月17日、18日推出「愛的迴鮭,尋人啟事」活動,只要名字有「鮭魚」同音同字便可享有全桌免費,以至於引爆了改名熱潮,總結全台為此活動改名共計有306人,六個直轄市則是超過兩百多人改名「鮭魚」,甚至有人一口起把名字改成50字被戲稱為「鮭魚之亂」,還因此登上國際媒體版面,壽司郎也表示,以「鮭魚」名字前來用餐的民眾,17日統計約有200人次,18日則有800人次,目前正在評估業績和活動效益中,對此,連日以來「鮭魚之亂」的改名風潮,也引起許多關注與討論,這部分是從眾效應、品牌行銷效應、青少年心理、改名的負面效應等進行延伸性探討之必要。

首先要探討的是:會改名叫鮭魚的人,他的性格特質是如何呢?就正面特質來說,可能具備創新幽默、敢於挑戰具行動力、活潑有趣的網紅性格,而就負面特質來說,可能不夠謹慎、貪小便宜、不尊重傳統、愛現性格;連帶地,此活動也因為媒體報導、新聞大量曝光的推波助瀾而引發某種的從眾效應和一窩瘋行為,只看眼前好處,沒有思考未來,精神科醫生說,這類人可能比較有貪小便宜心態、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比較自我中心,容易受鼓譟或被牽著鼻子走的人,而沒有去重視原本名字可能背後有的期望和含義,為了滿足一時口腹之慾,搶搭潮流刷存在感、搏眾人眼光,崇尚小確幸,認為改名為「鮭魚」無傷大雅,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名聲,不過,也有一說台灣人為了免費什麼都做得出來,因此,有過份刁鑽的獲取優惠手法,或者標錯價的搶購行為,或者大排長龍的排隊行徑來搶搭美食旋風,這似乎是一種台灣人的風景,算是另類的台灣奇蹟。

關於台灣人為免費吃壽司郎,而改名成鮭魚的「鮭魚之亂」,竟引起國際各外媒逕相報導,有人認為是「丟臉丟到國外」,也有人認為是「另類台灣之光」,目前已登上9國外媒版面,以「台灣官員呼籲民眾停止將名字改成鮭魚」為題報導 ,並有國外網友表示:改名的人在「吃自己」,至於,另外引起負評和撻伐的則是「浪費食物」,有改名的年輕人呼朋引伴去吃免費大餐,點了超過50盤壽司,不但,沒能將餐點吃完,更留下了滿桌的食物及堆成小山狀的醋飯,出現「料不見了只剩飯」的狀況,令人痛心的是,這些消費者把飯隨意亂塞,浪費食物也徒增服務人員困擾,讓人忍不住痛批「想吃免費鮭魚沒關係,但也不要浪費食物」。

此番改名為「鮭魚」的行為,也可能對於求職引發負面效果,對此綜藝天王吳宗憲提到這兩天的鮭魚之亂,他說自己的公司,絕不會錄用曾改名「鮭魚」的求職者,若是有改名過「鮭魚」的應徵者求職「我們公司一律不錄用,想法太奇怪」;對於壽司郎業者來說,這算是一種成功的行銷策略?對於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有何變化?許多行銷人認為,壽司郎在台灣知名度不算特別高,不過,光是這幾天的新聞量、社群討論,已讓品牌知名度大增,如統計18日下午3點為止,在該篇活動貼文下方的留言數高達7,600個、分享超過2千次,還有6千人按讚。

最後,也有企管系學者專家認為此種提升知名度方式,不利於「長期形象」,如社會大眾對整個事件的觀感丶對企業形象的認知,是不是業者所其期待?是否符合業者的形象定位?其所引起的迴響甚至登上國際版面,這的確達成以小搏大的廣告效應,短期內使品牌能見度大增,但是,也有可能帶來負面效應,長期來說,對於品牌形象是正面或負面,仍須靜待後續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