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含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報載網路紅人吳鳳,被酸土耳其混不下去才來臺灣,吳鳳正面回應網推爆,吳鳳更道出,有人批評老婆的長相或嘲笑她嫁給外國人,或娶臺灣女生是因為他要拿臺灣身分證,而最近則是「你是誰?在土耳其混不下去,所以來台灣!」,還要他滾回土耳其等等的網路霸凌行徑,遇到酸民除了一笑置之,他也會用正面的力量回應酸民,他認為「酸民是因為自己不快樂,所以東罵西罵!我從來沒有看過聰明,有智慧的人會變成酸民」。

綜觀,霸凌事件經常發生在你、我左右,尤其是藝人更容易遭受到網路霸凌,而無處不在的「微歧視」同時也讓人難以察覺,依據教育部所定義的「霸凌」,係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進而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至於,教育百科對於「歧視」一詞的解釋,是有多種涵義,自社會學的觀點言:係來自於偏見的行為,基於所知覺到的團體成員身分,對別人給予不同的對待,像是年齡歧視之於對老人的貶抑,又如性別歧視之於對女性的貶抑;自人類學的觀點言,美國學者B. Berry認為:歧視是視個人所屬的特殊族類以劃分的不同待遇,此不利待遇即是意指優勢民族處處用種種方法,對於其他族類所進行經濟、政治以及社會等限制,像是種族隔離及排除外族,皆屬於歧視的行為。

回顧國內近年亦有針對於原住民含有歧視的語言霸凌,例如2020年9月1日報導政大校長郭明政於歡迎捷克議長致詞中表示「400年前台灣社會還是衣不蔽體」,遭批有歧視原住民族群之疑。(取自政治大學網頁),2020年12月21日報導政大再掀歧視風波,立委籲加強師生「文化安全」,此事件係因日前在政大學生交流平臺上,有原住民社團成員指出,校內學生揶揄「原住民穿露背裝叫作後空翻(番)」,言語及玩笑中是帶有歧視感,再則,有學生在社群平臺回應,聽到有人認為這是小題大作,並說出,覺得他們都應該去死、跟核廢料放在一起等攻擊性言論。

至於,網紅說蘭嶼性開放挨批,荒唐言論掀起爭議,該起事情的緣由係Youtuber街訪網紅那一個區域性觀念是最為開放的言論,在網路上立刻引發歧視爭議,對此,生活於蘭嶼的原住民族人表示,雅美族(達悟族)傳統服飾不僅有丁字褲,還有上衣、禮刀、銀盔等,把傳統丁字褲跟性開放聯想在一起,這是非常不尊重原住民族的說法,同時,呼籲影片創作者與受訪者出面道歉,及下架該歧視影片。針對該等「歧視」言論及「霸凌」行為,原住民族人每消化一次被歧視的悲憤情緒,就是對於身心靈的多重傷害,呼籲相關單位應有實質作為,用法律規範自媒體以及傳統媒體工作者,才能夠降低歧視發生。

事實上,「種族—族群議題」除了國內外,國際也有類似的描述,彷彿這類議題,一直都存在於各個不同的時代或國家,究竟何以種族問題會變得如此艱難?其實,不論在那個國家提到種族議題,無形中,仍然是個相關敏感的話題及令人感到悲痛的事情,它也不會因為「人權至上」的口號響應而減少。誠然,種族議題無處不在,就像不自覺歸類亞洲人數學很好、非裔美國人很會跳舞、運動都很強,「種族歧視—微歧視」是一個高度複雜且敏感的議題,不是不看、不聽、不談,就可以帶過這種隱藏式的議題,因為,它依舊還是存在,並且以一種隱而不顯的形式存在著,大家知道這是一種長久以來的結構性問題,攸關到經濟階級、教育資源、管道的先天不均等,也就是說,無論是如何走過種族的血淚歷史,但是,結構性的不平等,逐一改善之前,這仍然是一個遙遠目標。

我究竟從那裡來?臺灣教育史上,能讓學生們習得的相關統一教材不多,我們的教育仍然以成績評量為主導,能學習到多少類似的奴隸歷史或是少數民族的遷移史,或者是從自身做起,能多接觸自己所處土地的歷史,不分族群,回去尋根,透過瞭解父母與家族的歷史,透過教育,能從外表的刻板印象解放出來,不看膚色,不論家境、宗教,每個人的根都是重要的,真正的包容,應該是無私地對待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面向及優勢。

最後,近日以來,台灣社會的歧視風波依舊可見(移工、原住民族、東南亞移民),現階段相關的教育體制,仍未有健全配套措施,端看大學對於原住民的文化的認知不足以及歧視性言論,不管是從校長到老師到孩子,大家並沒有準備好,也許,臺灣的學生們課堂上可以寫關於自己的族群或認同的觀點,追尋自己的來源?或是在臺灣選舉時,寫下自己的觀察,人們為何支持獨立,又為何反對?我們怎麼看待土地上的國語、河洛語、客家話、原住民族語及移居者的語言等?學校使用什麼語言,到了家裡又換成那一種?

總之,教育是消除不平等的最好方式,重建孩子的核心價值,當他們認知到自己見證的重要,促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尊重,畢竟,平和的相處模式,才能有造就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