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Fritz Heider提出的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認為人們在某種情境下之所以表現某種行為,可將其區分成內在歸因及外在歸因,內在歸因係屬於當事人本身的因素,如性格、態度、價值觀等;而外在歸因則是個人本身以外的因素,如社會規範、氣候變化等。
在 Fritz Heider所提出歸因論後,綜合各心理學家的研究,Ross於1977年提出了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是一種人際知覺的歸因方式,亦即,在一般情境下對於他人行為的解釋,比較容易採取內在歸因,而忽略外在情境因素的影響,造成錯誤解釋;另外,在一般情境下對於自己行為的解釋,則易採取外在歸因,較為偏種情境的因素,例如:上班發現同事遲到,可能會將其遲到行為歸因於貪睡的內在(性格)歸因,而非可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延誤了,當自己遲到時,則會將行為歸因於塞車等的外在因素,而非自己貪睡、懶惰。或者是自己成功是因為自己努力,別人成功是因為他幸運;別人失敗是因為他不夠努力,自己失敗則是因為自己不幸運。
我們在生活中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找理由原諒自己、卻不願意給其他
人相同的機會和考量,是因為人性中天生會犯基本歸因謬誤,也就是我們
會用不同的標準來評判自己和他人。雖然基本歸因謬誤並不是完全沒有好
處,可以強化自身的自信及自我概念,但它也會在我們看待別人時產生負
面效果;只要充分理解這種狀況,我們就可以避免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以下為避免基本歸因謬誤的兩種方法:
1.更多的同理:當我們不假思索評判別人的時候,更容易落入基本歸因謬誤的陷阱,而研究結果顯示,同理心可以減少基本歸因謬誤的發生,也就是當你想要責怪某人時,如果願意設身處地、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態度就會變得比較友善、也比較不容易有成見,當你下一次想把問題歸咎於「他是這種人」而非「他做了什麼事」的時候,不妨多點設身處地的同理,應避免只從個人特質出發,需要同時考慮客觀的環境因素。
2.後設認知能力(metacognition):後設認知是指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即每個人經由認知思維從事求知活動時,個人自己既能明確了解他所學知識的性質與內容,而且也能了解如何進一步支配知識,以解決問題。而基本歸因謬誤就是我們在行為的當下無意識地就做了思考、缺乏後設認知,因此需要對歸因的過程和歸因方式進行再歸因,分析、歸納自己常用的歸因方式以及各種歸因方式的利弊,藉以矯正自己的歸因偏差。
資料來源:
教育大辭典
張春興(2014)<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東華書局。
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2008)<社會心理學>。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延伸性概念:歸因理論、自利偏誤、後設認知
(本則晴天小百科係由江珮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