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根據衛福部統計醫療機構的最新報告指出,傳統五大皆空的內科、外科等科別家數出現的是不減反增的逆向成長趨勢,對照之下的婦產科與兒科家數則是持續負向減少,這當中的婦產科更是於去年(2019年)首度跌破千家,十年之內已經是大減了百家;相形之下,屬於家內性質的托育照顧,於2014年所公告的<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的第18 條第2、3項,具體規範了國家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就業父母之子女有權享有依其資格應有之托兒服務及措施,如此一來,導致<居家式托育服務提供者登記及管理辦法>的制定及其相關居托服務建置工程的確立,至於,2018年八月所全面推展的<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年至111年)>,則是讓機構式托育服務接軌於托嬰中心,並且有如無雨後春荀般到處林立,這其中2018年總計有1,031家、私立852家、公設民營179家;2019年總計有1,135家、私立919家、公設民營216家以及截至今年(2020年)的六月底為止總計有1,198家、公立7家、私立956家、公辦民營235家。准此,婦產科及其托嬰中心兩者之間的互為消長情勢,就不單單只是全然歸咎於少子女化的生育變遷趨向,背後亦有從人口到家庭、產經、勞動、性平、兒權等不同政策思辨的綜融思考。

除此之下,就其涵蓋家內或家外不同型態的托育照顧服務,2014年收托的嬰兒總人數74,827人,這其中的居家托育的托嬰人數59,982人(內含20,468人係由親屬家人照顧)、機構托育的托嬰人數14,845人;2018年收托的嬰兒總人數99,931人,這其中居家托育的托嬰人數73,294人(內含28,315人係由親屬家人照顧)、機構托育的托嬰人數26,637人;2019年收托的嬰兒總人數72,987人,這其中居家托育的托嬰人數43,204人、機構托育的托嬰人數29,786人以及今年(2020年)六月為止,機構托育的托嬰人數33,046人,以此觀之,一方面指陳出來的還是相當多數的嬰兒是屬於親屬性質的家內托育照顧,如此一來,也造成整體家外托育服務的收托比率,依舊還是存在很多商機的市場開發,再加上育兒津貼與托育補助,這兩者之間的社會津貼價差,致使,家外機構型態的托嬰中心的不斷擴增及其所之於婦產科家數的相對萎縮,自然這也是一項短期之內可以被預料到的發展性後果。

總之,源頭的誘因機制設計失靈,致使未見到新生嬰兒出生人數下降的有效止跌,如此一來,自然是讓五大皆空的醫療版圖,會出現從「環境」到「制度」以迄於「個別醫療科別或托嬰中心」的增減態勢,只不過,相應於醫療端所固守的懷孕生產或健康維護等主責功能,那麼,偏向於保育照顧端的托育服務產業,卻反而是成為利之所趨的投資標地所在,而這也擴及到對於從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到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從居家式、家園式到機構式;從父母照顧、親屬照顧、保母照顧到機構照顧;從原生家庭到類家庭的保母或托嬰中心;從市場規模、準市場到非市場;從居家托育服務、私立托嬰中心到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從商品化、準商品化到去商品化以迄於從私立化、準公共化到公共化等發展軸線及其政策定調與配套措施,又是要如何有分寸拿捏的基本提問。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