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安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筆者拜讀聯合報特稿〈媽寶養成〉的系列文章之後,深有同感,故嘗試以心理學理論的分離個體化以及家庭系統理論,來探討此一現象形成的背後因素。

「分離與個體化」(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概念係由Margret S. Mahler 所提出,並由P.Blos擴充其概念,最後則是由J.A.Hoffman進一步總結,至於,相關的概念主要如下:

一、Mahler的心理發展理論:
人類的心理發展從嬰幼兒時期開始,這是因為從嬰兒離開母體,無法辨識出「他人與自我」,一直到幼兒出現「自我概念」為止,而在這個成長歷程當中,嬰幼兒將會學習到與重要他人(母親通常是主要照顧者)的心理上的分離(藉此區分你、我、他),並且開始認識外在的世界,從而了解到主要照顧者以及自己的情緒,並且從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當中,去理解與其他人的互動關係,藉以在互動當中嬰幼兒得以逐漸建立起「人我界線」。冀此,嬰幼兒會從需要母親的隨伺在旁陪伴,到可以接受母親不在身邊,以將母親的記憶內化到腦中且獨自行動。

二、Blos的青少年分離個體化:
Blos認為青少年在與環境的互動當中,逐漸建立起自我的價值觀、思想,但是,在行為能力以及經濟能力上,還是要依附父母,在這樣的矛盾之下,青少年期待自我實現,但卻又不希望父母涉入太多自己的隱私、想法,因此,在這個時期裡,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去尋求自我獨立,離開父母的保護、影響,最後才是完成心理上的獨立自主,形成穩定的情緒以及自我尊重和自我肯定,從而邁向成熟的人格。

三、Hoffman的青年前期的心理分離:青年前期的心理分離包括以下的四個重點:
(1)功能獨立:具有行為自主能力,能夠獨立處理個人事務,不需要父母建議與協助。
(2)態度獨立:具有與父母不同的價值觀、信念、思想。
(3)情感獨立:不需要過度獲得父母的讚許或親密,得到情緒支持。
(4)衝突獨立:能夠與父母的情緒區隔,免於因為父母而內疚、自責、焦慮、壓抑、埋怨以及憤怒。

另外,在Bowen(1978)的家庭系統理論,指出家庭中有兩種力量相互制衡,一個是獨立自主性,一個是聚集以及親密感,這兩者也讓家庭成員得以維持情感連結,卻又不失去個人自主性。家庭也是個讓情緒自然交流的地方,但是,個人無法完全自主或個體化,在情感上依然會和家庭有所牽連,因此,在情緒連結與獨立自主間,能取得平衡者,愈能保持個人情緒理性,較少受到來自家庭的焦慮情緒所感染,面對問題時也可以理性面對與保持心理平衡。(吳麗娟,1998)

事實上,劉惠琴(引自海苔熊,2016)也提出在個人獨立自主以及家庭親密感之間的四分離化類型:

(1)獨立型(分離個體化):此一類型者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如同朋友般,不依賴父母,早早養成獨立生活的能力,也有自己的價值觀以及思想,情感上也在離家後便與父母脫離。

(2)體諒型(相依個體化):此類型者同樣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但也願意負擔起奉養父母的責任,儘管是擁有自主的意見,但也儘量不和父母起衝突,價值觀上同時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3)依賴型(相黏個體化):此類型者想法、思考模式以及生活深受父母影響,即便成年已久,還是相當依賴父母,不過,在面對父母衝突時,也擔負起照顧父母情緒的責任。

(4)疏遠型(相反個體化):此類型者疏遠父母,與父母之間常有意見衝突、爭執,思想與價值觀上與父母有很大的出入,有意、無意也會和父母唱反調。

綜觀以上學者的研究,可以窺見個體獨立能力與家庭情感連結有很大關聯,一個人嬰幼兒時期從家庭互動開始認識世界,進而懂得與他人互動,到青少年時期期盼的得到同儕認同,逐漸產生與父母不同的想法,想要自己的空間,也因此在講求家庭為重、長幼有序、尊卑順序以及孝道的文化底下,華人世界的家庭裡勢必掀起不小的親子爭執浪潮。

於此,在華人文化中強調「家庭」觀念,甚少去觀照家庭內每個成員的個體性,而是講究整體的位階和諧,「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成為典型的角色扮演,強調整體家族的共生性,在期待子女成材的想法下,直升機父母採取的行動乃是替孩子設想週到,例如替孩子把家事做好、收拾玩具、排滿課外才藝補習、安排學校住宿生活、搬家等,幫忙孩子排除生活上的困難;在孩子遭遇挫折時,直升機父母缺乏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步驟,而是要求孩子服從,縮減了孩子思考空間來達成直升機父母對於親子之間角色扮演的期待。

另外,整體生養環境的不友善,更易形成父母傾注所有資源在子女身上的重要關鍵,連帶地,觀察孩子的「我媽說」的口頭禪之外,也需要去進一步細究在物質生活無缺、經濟無虞的情況底下,此一媽寶現象是不是一個家庭塑造出來的自我保護層,從而隔絕了孩子自我探索以及生涯定向的追尋,而唯一被滿足的是維持家族共生的華人傳統模式以及期待情緒共生的父母。

參考書目
海苔熊(2016)。你愛上的是男人還是媽寶?愛情與親情的4種個體分離化過程。
陳秉華(1995)。「諮商中大學生的心理分離-個體化衝突改變歷程研究」。教育
心理學報,28,頁145-176。
吳麗娟(1998)。「『共依附』父母的特質與其對孩子的影響」。諮商與輔導,民87;
154.10,頁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