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此概念緣起於1964 年,美國紐約街頭一位女子在街道上被男子刺殺,期間
總共有 38 位目擊者聽到她的呼救聲而亮起房內的燈,查看外頭發生什麼事,卻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制止歹徒,甚至無人報警,女子因而死亡。
美國學者John Darley與Bibb Latane兩位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其中應該涉及了一些心理歷程,因此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實驗,欲了解一般人在什麼情境下會去幫助他人,而在什麼情境下不會伸出援手,最終得出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情境下,會因為有別人在場,而使個體伸出援手的可能性降低。因當發生緊急事情時,如果只有一人在場時,若不伸出援手就會使他陷入危險,因此會產生責任感,認為要幫助他人;但若有眾多人在場時,會受到他人的影響,認為自己對此事無須付過多的責任,因此助人的行為傾向會降低,此現象又可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hn Darley與Bibb Latane 也依據旁觀者效應提出助人行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個人願意幫助他人的認知思考歷程:
1.覺察:必須先發現到有需要幫助的人或是事情。
2.解釋:必須將所發現的情境進行解釋,因情境越是模糊,旁觀者介入的機
會就越低.因在面對不確定的情境時,人們會先參考他人的反應而抑制本身
的反應和表現。
3.擔起責任:需自覺到有救助之責任,因當處於情境中,有能力伸出援手超過一人以上時,人們通常假定他人會伸出援手,而降低伸出援受的可能,即稱為旁觀者效應。
4.決定幫助:認為自已有能力幫助人時,才會選擇幫助他人。
5.提供幫助:決定助人的最後一個步驟,提供需要的幫助,但有可能會受到在場其他人的眼光而受影響,因為人們會擔心自己的舉動會怎麼被其他人解讀,是否會留下不好的印象,此現象稱為觀眾抑制效應(Audience inhibition)。
助人行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了助人行為產生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是重要的,
缺了少了其中一個環節,就不會出現最後的助人行為。
延伸性概念:助人行為、責任分散、觀眾抑制效應
資料來源:
張春興(2014)<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東華書局。
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2008)<社會心理學>。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本則晴天小百科係由江珮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