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社區工作有區域發展模式、社會計畫模式和社會行動這三大不同的運作模式,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則是比較屬於社會計畫模式,也就是說,透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公部門之協力合作,連結各項資源用來設計服務活動計畫並有效執行,從而將福利服務輸送至社區裡有長照需求者,而此一從健康維護到轉介服務過程,『善終』之多元出路,是否也有其精神定錨之所在。

依據<老人福利法>的第18條:「為提高家庭照顧老人之意願及能力,提升老人在社區生活之自主性」而提供像是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類的社區服務,至於,依其服務實施計畫而來的服務項目包括關懷訪視、電話問安、餐飲服務和健康促進活動,進而進一步結合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照護計畫,希冀能夠藉由在地化型態的社區照顧,以讓長者能在社區中在地生活和在地老化,藉此提昇生活品質,來達到身心靈健康的全人關懷。准此,在這裡的考察真義突顯出來乃是,面對現今高齡人口數不斷的攀升,相較於家庭子女須外出就業,那麼,基於長者們獨居或獨處機會偏高的客觀事實,照顧的責任是否也要從家庭移置回到社區之中?連帶地,依其活躍理論(Activity Theory)的論述關點,讓長者藉由社區活動的人群互動,以達到預防保健和增進人際關係,進而提升老人在社區生活的自主性,如此一來,在地老化的機制設計,便有它嚴肅看待之必要。

當國人平均餘命及其健康壽命出現擴大落差之際,透過社區照顧以進行健康促進活動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期待能夠讓長者們預防及延緩老化,以讓生命的終點處能夠善終且善了,誠然,回應於不可知的未來,生命本身兼具有多元的樣貌圖像,這也使得「從人生的終點來看人生,猶如從善終的山頂往下望人生」般,有其思索從善終觀點來看待人生的必要性,畢竟,窺見到的雖然是生命的有限性,但是,個人更應珍惜所此一有限的生命,進而深究生命的意義,如此一來,『多元善終』的命題意旨,宜有它深邃的關照意涵,這其中包括有「身體善終」,在其臨終時身體能無痛苦或無病症並不施以無意義之急救,所期待的乃是健康無病而終;其次的「心理善終」,即是在臨終時能身心自在無牽掛,並能預先決定自己身後安排,所期待的乃是心理無懼而終;再則之「社會善終」強調的是能有親友的陪伴和祝福與道別,所期待的乃是和合無憾而終;至於,「靈性善終」則是要透過心靈平靜之能力,來達到靈性善終之境界,所期待的更是用以追求永恆的無垠靈性。

冀此,在陪伴與照顧長者時,從長者身上看到的將會是更多的智慧與謙卑,回饋於我們的是深遂且具有內涵的生命史,特別是縱橫於生命歷程之間的種種課題,如何從傳統文化的避諱、禁忌當中覺醒,進而以積極正向的態度去面對生命,以讓有形生命的最後一哩路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服務,此一如何善待和經營已身之『多元善終』,將會是您、我一輩子的修行功課。

「老」,有一天我們都會老,但是,如何優雅地「老化」和「老去」,這將是每個人在生命下半場無可避免的重要課題,從老化到退化、從失智到失能的生理蛻變過程,個人、家庭、社區及至社會又如何承接此一人口老化結構的相關衝擊,這也使得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及至全社會,都無法置身於事外,至於,居家式、社區式或機構式等照顧型態,理應是要依其長者生理、心理及社會、文化等個別差異,來提供最適性的照顧服務模式。

總之,面對高齡社會所衍生之老化各項危機,面對從健康管理、生活照顧到醫療需求、護理照顧而來的長期照顧以迄於最後的臨終照顧,要如何營造『多元善終』之社會環境,這也是生命起訖點的一門深奧學問。
參考文獻:陳錫琦著,《生命教育探索—生命覺醒取向》,(台北市:心理出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