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兒童(Latchkey Child)

鑰匙兒童一詞的「latchkey」原指的是一般居民的家門的閂鎖鑰匙,後來引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歐美國家因為父親被徵召入伍作戰,母親必須外出工作,致使家中未成年兒童必須自行攜帶鑰匙在身上,也因為上下學不再有父母接送而常常一個人回家或在家,甚至於因為父母工作較晚歸,進而影響親子間的關係與家庭互動,尤其是,對於成長中的孩子正值需要家人陪伴與關懷時,父母親因為工作要職與家庭經濟因素,而不能在家守候與陪伴成長,正面思考,與此同時,也讓兒童提早養成生活自理的能力,只不過,相對於這個年齡層的孩童獨留在家是否安全?是否孤獨或恐懼?對其人格成長所產生的衝擊影響也就成為一個討論的議題。
對此,在美國加州聖馬利諾公共圖書館便有了「圖書館鑰匙兒童」的定義:「在其父母或監護人要求下,經常放學後在公共圖書館逗留較長時間,以代替日托的兒童」,如此一來,除了具有可以培養孩童閱讀興趣的附加價值之外,更可以讓父母安心,這是因為演變至1970年代的美國,X世代(1960-1980年出生者)的父母,離婚率增加,婦女勞參率提升,在家外的兒童照顧尚不普遍,因此,鑰匙兒童仍十分常見。然而,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又延伸生出另一個相關問題,從上述兒童滯留於圖書館的案例而言,兒童安全保護的法律問題自然也成了圖書館人員所要嚴肅面對的。
在臺灣,除了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規定不得使六歲以下兒童或需要特別看護之兒少獨處或不適當之人代為照顧外,雙薪家庭的遽增,剝奪了親子相處時間,再加上父母對子女學業成就的期待,致使許多六、七年級生的童年便是因為父母工作忙碌成為「鑰匙兒童」,而衍生出讓兒童課後進入安親班或課輔班,從鑰匙兒童變成安親班兒童,讓「安親班」取代「家庭」,「補教老師」代替「父母」角色,然而親子關係卻疏遠了。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性概念:兒童最佳利益、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中心)、3C保母
(本則小百科係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