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怡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近日因著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疫情擴大,國內民眾恐慌性搶購口罩愈演愈烈,加上政府徵購國內口罩工廠生產之醫用、外科口罩,導致這幾日民眾搶買撲空,導致民怨不斷,只要有開放買口罩的地方就會出現長長排隊購買的人潮。

然而,考究民眾會搶購口罩的原因,來自兩個:一為損失的預防性動機,指的是消費者因疫情升高後改變消費決策,因而預先購買一定以上的口罩數量。民眾對疫情傳染的『認知基模』是依據過去經驗所建構成的認知訊息所導致的處理模型,2003年台灣引發SARS疫情擴散時,近4個月期間,共有664個病例(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9月重新篩選出346個實際病例),其中73人死亡,行政院衛生署在疫情流行期間宣布將SARS列入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並創下1949年以來,和平醫院及周圍街道、鄰近大樓管制封鎖、其它醫療院所院外發燒篩檢的首見景況,和平醫院因SARS院內感染而遭到封院,造成院內醫護人員人心惶惶,之後仁濟醫院也因為院內感染而封院,所以,當武漢肺炎疫情開始擴大時,人們頭腦中過去相關的經驗和知識就會導引對新狀況做出認識、推理和判斷,並且及時做出態度或行為反應,而這也是為什麼會造成口罩、酒精排隊搶購一空的情形出現。

二為從眾效應,因媒體的渲染,故而加入搶購風潮,後面民眾看到有人買,怕自己買不到,第一家買不到、第兩家買不到、第三家更是買不到,就愈發緊張,導致發生排隊搶購的結果。再加上自疫情消息一傳出,出門在外,舉凡是逛街、餐廳用餐、看電影、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高鐵、台鐵、捷運),幾乎人人都是一人一個口罩,不管大人、小孩均自主性戴上口罩做防疫保護。就連商店、賣場、交通等服務人員們也均清一色戴上口罩防止疫情傳染,除用餐民眾口罩拿下用餐外,幾乎多數人都戴上口罩,不戴上口罩的人反而成為異類,還會接收到旁人責備的眼神。在從眾效應中,不難發現個體往往都會受群體影響(引導或施加壓力),進而開始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正確的災害防治應變管理如何落實,政府除穩定口罩、酒精相關用品的數量、價格穩定外,更應積極宣導防疫防護措施,也呼籲媒體盡量不用聳動文字做渲染,讓民眾不再是出於恐懼亂採購、囤積醫療相關用品,造成醫療資源浪費,而是落實防疫步驟,避免被感染,所以非必要不到醫院及人多擁擠處,進出公共場合配戴口罩以策安全,外科口罩即有防護力,一般民眾不需配戴N95,把資源留給需要的醫護人員,多用肥皂勤洗手,洗手前不碰觸臉、眼睛、口鼻。如有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返國14天內出現上述症狀,請撥打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並戴口罩盡速就醫。

目前正處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節,除了一般防護措施外,還應加強鍛煉、有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員密集地方,在公眾場合建議佩戴口罩。人人攜手協助做防疫,照顧好自己也保護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