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清華大學跨領域的研究團隊,發表台灣地區第一套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AI人工智能的預測系統,用以協助家事判決,也就是說,使用者只要是輸入夫妻雙方各自有利以及不利的相關條件,便可以預測到倘若是要進行離婚的官司訴訟時,小孩的監護權會判給那一方,並且此一預測系統的準確率,將可達9成以上。無疑地,關乎到親權判決朝人工智能科技化發展的同時,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基本上,該項AI人工智能的預測系統,主要是藉由大數據的資料勘查,進行以判決書作其學習的文本,從而讓AI模型得以學會法官逕自判決的思考模式,換言之,透過將不易客觀呈顯的各種情境,轉換為對具體的量化選項,以進行相關的勾記,如此一來,該項AI人工智能的預測系統,將可以作為正式判決的輔助工具,藉此協助雙方事先了解到日後可能的判決結果,從而減低濫訴機會和社會資源浪費,並能提高達成家事協議的成功機會和減輕法官案件積累問題,可以預想的是隨其資料庫所增加的文本數量和勘查分析的技術提升,預測系統本身的準確性,勢必會大大提升,只不過,還原回到「最佳利益」(the best interest)的關懷旨趣,相與關聯的議題思考,也是不能有所偏廢,畢竟,來自於人性需求的科技創新,也不能讓人性迷失在科技的精進創造之中,如此一來,該項AI人工智能的預測系統,究竟是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而即使是預測全部成功,又會衍生出來什麼樣的衝擊影響?

誠然,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對賭情緒拉扯抑或是衝突對峙而來的離婚情事,這已然是一項冰凍三尺的預期性結果,就此而言,對於該項AI人工智能預測系統的考察真義,斷然不在於突顯系統本身預測能力的精確性,而是藉由模擬或挑戰法官自由心證之於心中一把尺的同時,有無更為貼近真實的陳述條件,遠地不說,如何將父母兩造各自之於不同範疇項目裡的互動情形,從封閉型態的選項勾記,轉換成為動態、連續、歷程和互動的相處模式檢視;再則,來自於捍衛兒童最佳利益的意願問題、能力問題和結構性限制問題,又豈止是二擇一式的對立命題?連帶地,事前的預測結果,其用意也不盡然是用以守護『勸和不勸離』的文化主義認知基模,而是有無讓婚姻的『和』或『離』,各自有其更為具體的配套措施或輔助機制,特別是如何有效回歸到傷害較低、非破綻主義及其共同監護的親職角色扮演和職責擔當等等的策進作為。

准此,顯然該項的預測系統是偏向於從法官的父權主義出發,而非是藉由離婚的訴訟官司,以思索家庭生活的親情經營過程當中,父母兩方抑或家人多造,從自為到自主以迄於自決所應該兼具的覺察意識,畢竟,一旦無法自為控管,那麼,無論是法官的判決或是該項的預測系統,都將只是某種結構性受害的必然呈現,以此觀之,倒不需要過度強調此一工具理性的人工智能系統,而是從推演模擬到獨立思辨、從有限指標到事理判斷、從人工智能到人文薈萃以迄於從判決文的量化分析到最佳利益的質性深究,包括法官的裁判或該項系統的預測,都要有復歸於以『人本』為主、為要的基本提問。

最後,有無呈顯系統預測的溫度、軟度、厚度和溫柔,這才是該項人工智能的挑戰課題。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