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商學院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與台灣人壽攜手,首度以台灣確定給付型態之退休金制度指標結合退休生態觀察調查,中央大學財金系教授楊曉文指出,調查顯示,有高達8成民眾每月願意提撥5千~1萬元為退休做準備,但目前勞退自提率僅7%,顯示民眾對退休的觀念有錯誤。

調查顯示,有8成以上的民眾願意每月自行提撥每月超過5千元的退休準備,遠高於目前勞退新制中自提的比率,但投資工具仍是偏保守,定存59.6%居冠,其次為購買保險,大多數以儲蓄型保險優先考量,有超過6成以上民眾擔心物價上漲與低薪影響自己的退休金,其中物價超過8成,尤其是25~35歲工作不穩定的年輕世代最顯著以及敏感。

至於退休財源,無論是從第一層社會保險或是第二層職業退休金,均有近5成的人不清楚自己的退休金可以領多少,其中尤以尚未退休、女性、年輕世代、低薪者明顯不清楚;民眾對各類退休制度之金融常識也普遍不足,即便是第二層勞退是確定提撥制,没有破產問題,但也有45%的民眾認為可能面臨破產。

楊曉文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退休有錯誤認知,因為勞退新制是提撥制,並沒有破產的問題,只會受到薪水的影響,年輕人對此的認知多數不正確,應是來自於對制度的不了解,況且若以每個月薪水5萬元計算,勞退自提最高6%每月也才3000元,高於8成民眾願意每月提撥5000元以上的數字,但目前勞退自提僅7%。

政治大學教授黃泓智表示,台灣確定給付型態之退休金制度指標是針對國內退休金制度之永續經營能力、老年經濟安全、職業公平性、世代公平性與經濟影響層面等五大方向進行研究,在永續經營能力,只有公保達到及格的分數,勞保的問題最嚴重,分數遠低於及格分數,國保及退撫也是處於不及格的狀態。

此外,在世代公平性的部分,在不考慮未來政府有可能額外溢助資金的情況下,除了公保外,其他每個退休金制度都存在嚴重的世代問題,其中國保的未來破產年度雖然還大於30年,但一旦發生財務危機時,其保費收入將遠低於給付支出,因此年輕人存在著更大的世代落差問題。

政大風保中心也對照上述指標,針對台灣地區北、中、南、東部25歲以上考慮退休及未退休民眾,在退休制度瞭解程度、信心度、退休準備等面向進行「退休生態觀察調查」,回收有效樣本1418份,並納入退休財源三層之分析,包括第一層保障是政府的社會安全制度,具有強制性,如公保、勞保、軍保、農保、國保;第二層是私人企業年金,也就是職業退休金,包括個人儲蓄帳戶(如勞退基金、私校退撫、軍公教退撫)、企業退休金等;第三層則是個人退休理財部分。第一層多採用「確定給付制(DB)」,第二層及第三層則以「確定提撥制(DC)」為主導。

調查發現,有高達8成民眾最依賴第一層社會保險,但有9成民眾缺乏信心,並認為現在的退休給付制度會再調降,且越年輕者信心度越不足,至於第二層職業退休金依賴度只有4成,和國際上主要以第二層退休金為主要來源的趨勢不同。(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