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支援(reablement;Supporting-Independent)
自立支援這個理論源概念係緣起於日本,並且於2014~2015年間由林金立先生導入台灣,試行於機構照顧,自立支援強調維持長者在其身體機能退化、疾病所致健康惡化等身心劇變的進程中,能夠繼續過原本的生活,也就是維持個人所認為的生活品質。
所謂「支援」講求不包尿布、不約束、不臥床的「三不」以及要正常飲食(每日1500大卡)、要自然喝水(每天1500cc)、要保持運動(步行、能力回復運動)、要定期排便(至少每1~3天1次)的「四要」,此一概念出自於個人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簡稱ADL)中,有80%是與「步行」有關,因此,讓長者從躺(臥床)至坐(能自行坐起、維持坐姿)到站(能使用行動輔具或自行維持站立)或是致走(步行),需要藉由「三不、四要」策略以漸進施行,這當中細節彼此環環相扣,比如當飲食、排便改善,長者不再失禁,自可增加移除尿布的機率、屏除尿布約束,不用包尿布也讓「如廁」功能、自我形象改善,身體照顧的主控權回到長者手中,自主性增加亦有助其活動參與及運動意願等。
因為對於生活品質的在乎,因此,個別化的照顧計畫便因運而生,這有別於過往就疾病控制、健康取向、住民規範等,而是以個人意願與喜好適度限縮的一套照顧安排,像是接受自立支援照顧,有高血脂問題的長者,可以在達成照顧計畫預立的血脂控制目標值時,到小吃店吃上一次油香四溢的豬腳犒賞自己,而非一概只有低油低脂、高纖多穀的營養餐,長者係根據個人喜好所擬定的計畫目標貫徹執行。准此,自立支援的照顧,不只在身體層面,也涵蓋社會、文化層面,重視長者精神層面的滿足感,而惟有具體、有誘因的目標,才能促發長者改變的動力。
總之,「自立支援」翻轉了對於包含臥床、多病、精神行為症狀等失能者,其自我照顧能力受損而難以勝任「自立」的思維,並以「照顧的意識革命」導入台灣一地,其相關的試行結果,也讓許多能量耗竭的照顧者們看到一絲希望,希冀家中失能長者能一體套用、重回自立,藉此改善沉重的照顧負荷,惟須注意自立支援不等於能力回復,支援策略是需要照顧者「支援」長者做想做的事,以尋求雙方的生活品質.都能夠獲得共同有感的有效提升。
資料來源:
1.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7%AB%8B%E6%94%AF%E6%8F%B4
2.林金立(2015.06)<導入自立支援照顧的整合性改變>。
3.林金立(2018)<尊嚴自立生活>。
4.莊明霈、李宥叡、陳育娟、李淡江(2018)<透過陪伴讓照顧回到生活感--失智症也能生活自立>,照顧學期刊第三期。
延伸概念:照顧管理、ADL、自我形象
(本則小百科係由吳湘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