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玲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研究所博士生)

據媒體報導,高雄市旗山區日前清晨發生行刑式槍擊案,一家早餐店的陳姓越南籍女老闆,突然遭女員工的蕭姓前夫到場嗆「你很搖擺」後,該男朝其頭部射擊後送醫不治。對此,突顯家庭暴力問題是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在這裡宜進一步思忖的是如何保護家暴被害者的人身安全、跨國婚姻維繫溝通及其避免恐怖情人事件的一再發生?

長久以來家庭被視為「私領域」(private sphere),是一個不容許外人干涉與侵犯的隱私區域,以此觀之,在家暴案件中,施暴者為男性者佔大多數,其特質包括強烈控制慾、對他人意見缺乏尊重、無法控管自我情緒,一旦有負面情緒時,易引發沮喪、憤怒與挫折等情緒,而憤怒則常會促使其採取某些攻擊行為、降低自我控制力,並進而產生報復行動,此時,受暴者應謹慎處理離婚或分手的關係,對於相關子女監護權、彼此情感、現實經濟、生活等等都是考量因素,儘量避免作出激怒或挑釁對方的行為,否則,一旦發生激烈暴力事件,對個人、家庭與社會則具有多重性傷害。

再則,據內政部統計去年(2017年)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者有3,252人,以女性為主,歸化原因又以「為國人配偶」最多,歸化前原屬國籍則是以越南籍人數居冠,占整體的68.5%,對此,宜進一步思忖的是這群外籍配偶所衍生的議題現象,這不單單只是在其人數上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其婚姻基礎的相對薄弱,再加上語言、文化背景的差異,使其結婚嫁入夫家之後,除須面臨離鄉背井的生活轉變,尚須面對各種角色轉換、文化衝擊及社會適應等問題,其可能產生的問題包括有對婚姻期待及價值觀的不同、結婚年齡差距、語言文化溝通、社會適應、子女教養等問題,導致在生活上易與配偶或夫家產生衝突,相較之下,其與來自相同背景的同鄉人易產生一定的情感的連繫與支持。

冀此,相與衍生的命題思索,包括有如何施行跨國婚前輔導機制、建立外籍配偶服務網絡、有效管理跨國婚姻仲介工作以及促進跨國婚姻婚婚融合等,這也是值得加以深究。綜此,如何協助外籍配偶,儘快適應異國婚姻生活並融入台灣社會,開展其社會支持與人際關係網絡,乃是一項重要的變革課題,於此同時,對於遇到家暴情況時,除了尋求同鄉的經濟及情緒支持外,更應該主動尋求政府公權力的介入協助,相對地,政府應建構完整之被害人的保護服務網絡,使其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被害人,能經由各個網絡機構得到幫助,得以離開受虐的家暴環境,更以讓加害人得到應該要有的制裁和適當的治療。

總之,面對分手的課題,雙方皆需學習情緒管理和自我認同,學習正向的人際互動模式和情緒控管,而非直接放棄或逃避對方,這才是積極處理感情難題的有效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