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則跨國性的時事新聞報導,背後卻有它加以深究的反思空間。

話說:在俄羅斯及菲律賓等地的上班族,每個月將薪水通通花光光、毫無積蓄,這已經成為一項兼具從眾行為意義的客觀現象,對此,無論是法令規章抑或公司行號,規定都必須配合員工的每周花用,而將傳統的月薪改為雙周的給薪方式,這使得相與因應的變遷意涵,對於台灣一地來說,多少還是有它的參酌借鏡意義,這是因為:首先,「月光族」一詞其所指涉出來的就不單單只是上班族個別行徑的微視面範疇,也就是說,扣緊巨視時代脈絡而來的勞動條件和生存環境,這使得類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模式抑或是炫耀式消費,這何嘗不是物價飆漲、低薪就業及其所得維持困難所因應而生的某種發展性後果,換言之,侷限於所謂的「結構性被害」,那麼,從及時享樂到寅吃卯糧的真實景況,其所投射出來對於未來的不確切性和不安全感,這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考察癥結所在。

准此,關於月薪制改為雙周制一事的延伸性思考,自當有其對於月光一族之於認知基模的價值澄清或觀念充權,但是,相與對應的行為歸因所在,這也指陳出來諸如失業率、通貨膨脹、薄利就業、工作穩定或是政經環境等等外部因素的干擾作用,那麼,在推拉之間的兩造衡平,所謂憂患意識的風險管理這應該也是要有從上班族到公司行號以至於社會大眾的應變機制所在,以此觀之,國家機器逕自操短線且投機性質的不當政事作為,那麼,所謂的世代會計與世代債務,這已然演變成為從自然人的上班族到法人的國家政府,一起要共同面臨的相同宿命。

誠然,從食、衣、住、行、育與醫的「需求滿足」到生、死、老、殘、傷與疾的「風險規避」,經常都是擺置在較長的時空發展脈絡裡以思辨可能的因應對策,然而,當代的變遷趨勢卻是出現從無法確切滿足基本需求到難以規避可能風險事故的漸次失控狀態,如此一來,更形突顯政權的正當性以及國家社會發展性的可能危機,連帶地,上述月薪改為雙周的權變措施,自然是隱含某種對於世代緊張與世代對決的可能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