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女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第三季統計顯示:臺灣一地慢性精神病患者計有124,084人,各年齡層以45-59歲最多,部過,據2015年統計指出思覺失調患者共計有429人輕生,自殺率為10萬分之290,比一般人自殺率高約20倍,而且急性期後的患者出院、回到社區,因為剛過急性期,認知、生活及社會互動狀況不好,一旦停藥病情便可能馬上發作,大腦功再次折損,需特別介入關切,但是,僅以目前協助追蹤的社關員只有96人,人力比約為1:350,以至於病患一年平均接受社關員訪視5次,這其中的六成是電訪,四成是面訪,病患追蹤制度顯然是不夠完整,對此,衛福部預計明年起,三年內增聘360名社區關懷訪視員,藉此協助追蹤訪視社區裡的思覺失調病患。

事實上,臺灣早在 2014年5月2日起,便正式捨棄污名化的「精神分裂症」,改稱更為貼切的「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期盼透過更名運動,以讓更多人正確認識思覺失調症,從而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就醫治療,並促使康復者有信心和尊嚴地回歸社會;再則,諸多學者認為自1970年代以來,國內外對於照顧慢性精神病患的觀點,逐漸轉變為「去機構化」之服務模式(嚴格說來,臺灣從未有過機構化,這是因為這類病患一直以來多還是仰賴家庭的照顧),而人道主義的抬頭,使得福利政策開始重視案主的實際需求,尤有甚者,病患在出院後所面臨回歸到社區的問題之一,便是他們內心有很大部分是有想要就業的需求。

誠然,患者情緒表現異常、認知明顯偏差、感官功能失調、行為習慣失調、社交能力下降等常見症狀,以及因為急性發作時可能伴隨攻擊破壞或自傷自殺等危險,這使得疾病的穩定程度,成為一種被接納的前提與保證,冀此,在服務過程中,醫療乃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同時,由於思覺功能出現問題,患者的思維、情感、感覺會與現實相互脫離,倘若是置之不理的話,將會持續惡化,甚至於發展成為嚴重的精神疾病,有鑑於此,當前臨床除了藥物治療以外,主要係透過「情緒CPR」(Emotional CPR),以成為當前一種治療復健的發展趨勢。

所謂「情緒CPR」的C指的是關連(Connection),著重於精神康復者要與親友及醫師產生緊密的人際關係;P是「充權」(emPowerment),賦予更多瞭解自己的情緒、感覺的能力,產生希望並想要再次地融入生活;最後的R指的是「活化」(Revitalization),以讓精神康復者恢復原本的角色與人際關係,進而再次擁有豐富的人生,然而,從社關員的實務工作來看:思覺失調症患者初期多無病識感,常因發生有違常理的言行舉止才會被相關人(家人、鄰里長)等發現問題而送醫確診,進一步被列管到社區關懷員介入定期訪視、送餐、陪伴就醫後,狀況才逐漸穩定下來,但是,沒有病識感常引發的後續狀況便是不喜回診,隨便吃藥或停藥,再加上被害幻想而產生暴力攻擊行為與不進食時,便符合法規的「自傷傷人之虞」,進而啟動強制就醫機制,因此,社關員做的便是柔性的陪伴與勸導的守護,擔心個案被汙名化且歧視,必須低調、工作不穿制服,連結醫療及社福資源以協助這群社會弱勢。

綜上所述,可以瞭解到慢性精神疾患的個別差異性甚大,並非全然是去機構化以回歸到家庭與社區就能全盤解決的,實應多元管道予以分類分級依其個別疾病狀況與需求給予妥善適切的處遇計畫,尤其是當前臺灣社會已逐步走向高齡化社會,雙老家庭、獨老家庭日益增加,對於年長者的發病與無病識感,是否需要啟動機構安置,這也是需要審慎以對的;至於,中高齡的病患,如果能夠透過社區復健中心的職業復健,讓原來的患者變為工作者、居住者或是參與者與消費者,從工作中獲得益處,把工作當成一個重要的目標,藉以恢復社會整體功能,回到社會正常生活。總之,針對社區裡精神病患的關懷訪視,宜是需要多層面的整體考量,而非只是徒增360人的社關員便可迎刃而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