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項頗為應景的調查結果,背後卻有它值得深究的論述空間。

根據公益團體針對國小5年級至國中3年級為對象所進行的「全國兒少聯繫與情緒相關現況調查」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超過一年以上」沒有跟想念者有所聯繫,至於,造成無法繼續在一起的理由係以換班級或搬家的環境因素最多,其次則是課業或個人因素、溝通的工具、個性影響,對此,面對失聯情事而來的相關配套措施,除了採取具體行動以積極和對方聯繫外,對於潛藏內心深處的失落心情要如何有所修補,這意味空環境變遷及其形成的心理距離,其所造成的影響將遠遠超乎單純的空間隔離而已,特別是訴諸於時間一長,便能獲致解套的單純思維。

事實上,晚近隨著通訊軟體的科技化效果,這使得諸多的線上尋人及其後繼包括大學、高中職、國中乃甚至於國小等等的同學會相聚,無非是藉以追索彼此所共同擁有的集體記憶,相較而來的上述六成兒少超過1年都未與想念者有所聯繫的表達性需求,那麼,後者顯然是偏向於環境變遷的人為因素,再加上羸弱的溝通管道,如此一來,分離焦慮而來的各項認知行為,多少會影響到原本心靈結構的模塑,畢竟,「學校」乃是兒童或少年從「家庭」走進「社會」之社會化過程的重要環節,尤有進者,友伴同儕作為所謂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構造影響,自然也包括時空情境改變所可能產生的諸多拉扯,就此而言,在這裡的論述真義除卻外在行為上多所提點協助以減緩難以割捨的情感依附外,攸關情境、情誼、情感與情緒的無形力量牽扯,這何嘗不是各種年齡層所要面對的人生功課。

冀此,因為包括調班、搬家、轉學、重病抑或是父母離異等等不可抗拒因素,導致兒童少年必須跟熟悉的人文環境有所切割;以及因為讀書、工作、婚姻抑或是退休,致使成年之後之於各項生命事件而必須在不同的生活世界有所轉換,那麼,離別的情感依附到分開的成長蛻變,理當都是你、我繼續社會化過程的一項學習課題,換言之,在這裡的生理年齡只是其中一項的控制變數,畢竟,早熟但未臻成熟的心靈結構,已然會因為重要的生命事件及其殊異性解讀,進而會影響到從認知、態度到行為的自我概念或自我防衛,也就是說,內心脆弱之處的秘密花園,早已無關涉到年紀的大小,賸下的只是成長過程的可能失落,這亦指陳出來:對於過去的想念或追索,何嘗不是意指對於當下的適應問題抑或是未來不知所措的可能恐慌?特別是忘記了與自己的內心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