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女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這是一句妳、我耳熟能詳的話,同理而言,『家』,也不是一個講「錢」的地方,這是因為:傳統父權主義思維底下的『家』,是一個男主外女主內且相互分工合作經營的安全城堡,縱使社會變遷所啟動的世代交替,現在的家多是雙薪家庭,想當然爾應該是要走向講求權利義務的彼此對等,然而,難以改變的還是傳統的觀念思維,舉凡採買、清潔、照顧、照料、膳食等諸多的家務仍是落在婦女身上,多數的職業婦女則是處於蠟燭多頭燒的高壓生活型態之中,給了薪資報酬,不是壞了情,就是損了愛、斷了親、失了分;不給薪,也不盡然是婚姻裡妳情我願共同營造的開始?

准此,依據勞動部2013年針對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指出,15至64歲已婚女性,雖然每天平均料理家務時間總計4.22小時,但是,實際從事者其中平均分配於照顧子女的2.91小時、照顧老人的1.75小時、照顧其他家人的2.47小時以及做家事的2.43小時看來,料理家務的時間就像是一份全職工作,這也難怪會有『月薪嬌妻』33K一事的討論,事實上,正處在人口結構轉折點的台灣,自2013年起,女性人口數已然是超越了男性,2016年男性人口更是占49.78%,女性人口占50.22%,性比例降至99.14,這已然是預告未來女性、女力與女潮流,勢必將成為我國勞動力的重要支柱。

再則,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及勞動部統計,2015年我國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以25-29歲的90.30%為其高峰,其後因結婚、生育及家庭照顧而下降,以30歲的79.13%至55歲下降的38.4%最為顯著,然而,在少子高齡化的人口結構發展下,面對低生育率與高扶養比的社會風險,臺灣一地已經開始要面對進入人口負債結構的嚴肅問題,這是因為:據推估2027年將會是台灣人口紅利的最後一年,2016年底15-64歲者占總人口之73.46%,扶養比為36.13,老化指數為98.86,變化的情形正呈持續加惡趨勢。

冀此,從上述多項變遷指標顯示,勞動市場也跟著質量俱變,勞動力每年減少18萬人,一年比一年減少更多,冀此,政府面對客觀的社會事實,為減少對外勞移工的依賴、為顛覆傳統思維促進婦女勞動力參與率的提昇以及為了鼓勵學經歷俱佳的婦女走出家庭回到職場二度就業,而於2015年進行<就業服務法>第24條的修正,正式將二度就業婦女與家庭暴力被害人列為特定對象,藉此享有免費職業訓練、參訓期間生活津貼補助、求職交通補助等就業協助措施,從而協助婦女排除工作經驗及其技能不足的就業障礙,

至於,無就業意願之女性潛在勞動力不願就業原因以需要照顧家人最多占38.16%,有鑑於此,托兒與托老家庭照顧問題的牽絆,儼然是必須要嚴肅面對的變遷課題,才能使婦女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得以安心就業,貢獻所長,也為未來女性老年貧窮化,提供各種預防性的防範措施,這正是當下政府面對人口結構改變衍生出來諸多問題所極為需要積極努力的方向,只不過,面臨男女性別同工不同酬情境時,又該如何說服自己對家庭愛的勞務之割捨,藉以換取不平等的薪資待遇?又要如何從『月薪嬌妻』的角色轉換成如『苦海女神龍』家庭、工作兩兼顧的女超人,誠然,中央通過<性別平等法>後,升遷、任用不再以性別為考量,但是,男女薪資比率目前約87%,原因則是包括有教育資源分配、高等教育差異等,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年性別圖像顯示,2015年碩士的男女比為126:100,博士高達214:100,因此,如何持續推動性別主流化、制度性保障等相關政策,藉以實質提升女性權利,乃屬當務之急!

這一切只因為性別平等乃是社會成長進步一項重要的文明象徵!